晶採觀察丨清明假期旅遊新風向 ,“新”在哪?

晶採觀察丨清明假期旅遊新風向 ,“新”在哪?(來源:視頻綜合)

春節後的首個小長假收官,你是不是意猶未盡呢?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出遊1.26億人次,同比增長6.3%。今年的清明旅遊市場更加活躍,與往年相比,我注意到一個特點,“年輕人+老年人”的“偕老遊”數量增長,這兩類人羣更是成爲此次清明假期兩大消費主力。

某平臺數據顯示,假期期間老年人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3成,“年輕人+老年人”的“偕老遊”預訂量同比增長近20%。“年輕人策劃+老年人體驗”玩法,不僅爲旅遊市場開闢了新賽道,成爲旅遊市場的新潮流,這種共遊模式,更是溫情之旅、雙贏之舉。比如,在老年人較多的旅行團中,年輕人成了“團寵”,阿姨叔叔們輪流投喂零食、分享人生經驗;年輕人則協助老人操作智能設備,無論是線上購票,還是使用地圖導航,都給予老年人貼心幫助。如此一來,兩代人“雙向治癒”。

多地也在積極出招,爲這種跨越代際的旅行方式創造更優質的條件。譬如,泰山景區投入“登山助力機器人”,減輕他們登山時的體力負擔;多地的銀髮旅遊列車也面向所有年齡層旅客,一家人可以一起出發。“偕老遊”升溫,一方面得益於休假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隨着多地增發“銀髮列車”、景區加快適老化改造提升等,銀髮一族出遊熱情高漲,正打破“淡季出行”傳統,成爲旅遊市場增長最快的羣體。

“偕老遊”產生的不僅是消費增量,更是社會溫度。我們也期待相關部門推出更多精細化舉措,讓這段“特殊”的旅程得以延續,持續成爲不同年齡代際之間的溫暖紐帶。

晶採觀察,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