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賢千畝春茶搶“鮮”開採

原標題:進賢千畝春茶搶“鮮”開採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林雍 通訊員徐曉斌)清明後、穀雨前,氣溫逐漸回升,進賢縣鍾陵鎮迎來春茶開採的最佳時節,茶企及時組織茶農搶抓農時採收今年的首茬春茶,讓春天的第一抹新綠搶“鮮”上市。

4月7日,鍾陵鎮新民村的古葉仙青山茶園舉行大型春茶開採活動。茶園內,鑼鼓喧天、嗩吶齊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潑蛇燈”踩着歡快的鑼鼓點子,騰挪跳躍,舞動着茶農內心豐收的喜悅。放眼望去,連綿起伏的茶山上滿目青翠,一簇簇整齊的茶樹碧綠透黃,葉嫩芽細,在春日的陽光下映現出勃勃生機,空氣中滿是茶香。200多名採茶工頭戴草帽,身掛茶籃,手指在茶樹間翻飛,嫺熟地採摘一枚枚鮮嫩的穀雨前茶。

“俗話說,品得春茶一口鮮,勝過人間四月天。這裡說的春茶就是指春季採摘的新茶,如明前茶或雨前茶。春茶採摘時間一般在清明前3日至穀雨後2日,這時候的茶樹積累了一整個冬天的養分,茶葉嫩芽富含氨基酸,口感鮮爽,香氣清雅。”江西古葉仙茶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振球介紹。

新民村所產青山茶始於唐代,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鍾陵鎮水網交錯,氣候溼潤,土壤肥沃且富硒含量高,爲茶樹提供了獨特的生長環境。爲保護現有古茶叢、傳承和發展茶文化,培育鄉村茶產業,鍾陵鎮充分發揮鄉賢作用,對現存青山茶園進行升級改造,擴大茶樹種植面積,推動實現茶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

經過數年發展,目前新民村青山茶種植面積已達千畝,不僅古茶叢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還進一步擴大了茶文化的影響力,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

“有了茶園,我們就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平常除草剪枝,採茶論斤計算報酬,有時候一天有200多元的收入。”在採茶現場,茶農吳娥嬌說,自茶園建立以來,她就在這裡務工,不僅收入可觀,還能照顧家裡老小。據瞭解,茶園每年可帶動300餘人次就業。(林雍)

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