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喊降稅 拚亞資中心…白皮書出爐
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期中報告29日出爐,業者喊降七項金融稅制中,有四項都與推進亞資中心有關。聯合報系資料照
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期中報告昨(29)日出爐,業者喊降七項金融稅制中,有四項都與推進亞資中心有關,包含設立家族辦公室所得稅減免、家辦與國際資產管理業者投資所得減免、私募股權基金適用產創條例穿透課稅、建構合理證交稅率。
另三項包括公司債、金融債、債券ETF、債券主動式ETF等四商品,建議其證交稅繼續停徵十年至2036年底止;金融營業稅降到2%;免除金融業銀錢收據印花稅。
2025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涵蓋強化金融韌性、促進金融市場發展、金融科技創新、推動金融永續及優化金融監理法規制度五大主題,共38項建言、58項具體建議作法,應是近年建言中較多者。
其中又以爭取金融稅負爲業者共識。據瞭解,今年新加入的會計師公會就因應亞資中心,爭取設立家族辦公室、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如EAM)所得稅或投資租稅減免。
業者建議,參考香港、新加坡政策優化稅制,打造國內家族辦公室、吸引國際資產管理業者來臺,針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家辦、國際資產公司,放寬實際管理處所(PEM)認定標準,給予相關所得稅減免。
同時針對合規家辦、國際資產管理公司,也建議給予投資相關所得稅減免,避免造成基金全球所得在臺灣課稅的不利影響,提高國際資產管理公司來臺意願。
所謂「一定條件」例如設立登記在資產管理專區、達一定資產管理規模(AUM)、具實質營運、至少一定比例或金額投資臺灣等。
業者也建議參照各國對有限合夥課稅方式,放寬臺灣有限合夥私募股權基金適用產創條例穿透式課稅資格及條件,有助增加投資誘因,吸引國際資金,提升資產管理規模。
券商公會認爲,有合理又穩定的證交稅,進而壯大股市、提升國際競爭力,是邁向亞資中心的重要基礎,建議證交所、櫃買中心通盤研究如何建構合理證交稅率,作爲金管會、財政部施政參考。
一家券商高層說,如新加坡電子下單免稅、南韓證交稅率僅千分之1.5,臺灣稅率千分之3仍偏高,加上如當衝降稅、權證避險都設有落日期間,屢屢等到屆滿纔再檢討,容易造成市場不穩定。
據透露,昨天會議中,財政部面臨業者爭取鬆綁稅制,仍要求各公會業者須提出稅式支出報告,才能做進一步政策效益評估。
另外也有不少業者聚焦虛擬資產相關議題,如建議將外國虛擬資產ETF納入信託業投資外國有價證券與銀行可對高資產客戶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務範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