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趨勢-亞洲資管中心 拚盛開且精采

3月發佈的GFCI共有119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臺北在本次的排名是第70名。圖/本報資料照片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是關於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競爭力的評價指數,其彙整各機構發佈共100多個指標歸納爲:商業環境、基礎建設、人力資源、金融業發展、聲譽等五大類,並同線上意見調查編制而成。

2025年3月發佈的GFCI共有119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臺北在本次的排名是第70名,較2024年進步了三名,但相較於2010年的19名,有較大的落差。姑且不論該指數之編制方法在認知上是否形成差異,終究可以是一項參考的指標。

香港在本次的評分中位列全球第三,整體評分爲760分。細究之,在資產及財富管理方面,香港政府在過去一年中持續推動相關業務發展並先後落實不同措施,包括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交易所買賣基金互聯互通和內地與香港基金之互認安排;此外,香港政府也在2024年12月10日推出最新的《香港可持續披露路線圖》,期許香港作爲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及綠色與可持續金融之樞紐,要求大型公衆責任實體不得晚於2028年全面採用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揭露準則(ISSB準則)。

在金融科技方面,香港政府也將發表第二份虛擬資產政策宣言,探索傳統金融與虛擬資產的融合態樣。

除此之外,依據香港證監會的報告,2023年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管理的資產超過31兆港幣,增長幅度爲2.1%,主要是因私人銀行與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催動,而這些業務中,來自家族辦公室與私人信託客戶的資產規模也在2023年達到港幣1.45兆,相較於2017年的港幣8,250億增長了76%。

而近年來推動家族辦公室發展已經成爲香港政府的工作重點之一,早在2020年的施政報告中便已提及,家族辦公室是財富及資產管理領域重要關鍵,政府會進一步推出相關措施推動其發展。2022年的施政報告中再度提出,將爲符合資格的家族辦公室提供稅務減免,並於2025年前持續推進在香港設立家族辦公室或擴展業務的目標。

爲推動臺灣成爲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於「留財與引資並重」、「投資臺灣支持產業發展」二大方向下,提出五大重點計劃及16項推動策略,其中創設地方資產管理專區更是推動的策略之一,而「金融業申請進駐地方資產管理專區試辦業務作業原則」便是金融業者進駐專區試辦業務的重要依據。

專區具體規劃內容主要仰賴地方與中央雙方協力合作,由地方政府提供行政誘因,如租金優惠、費用補貼與行政協助等;金管會則是透過政策工具,藉以鼓勵國內金融業者進駐專區,在風險控管前提下,於特定地點就擬開放之業務進行集體試辦,藉以形成金融聚落,激盪羣體創意,以共同提升金融競爭力。除此之外,銀行局也提出私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擴大計劃、OBU協作境外資產管理業務計劃、家族辦公室資產管理推動計劃及專業人才訓練整合計劃等四大主軸,作爲驅動方針。

樂見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的揭露,及相關配套之成形。「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還有下一句:「人若精采,天自安排」,企盼相關機關所投注的心力,讓我國的資產管理中心盛開且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