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丨民生銀行北京分行縱深推進“資金鍊”治理
在處處有網絡、人人有手機的時代,電信網絡詐騙手段不斷翻新,消費者稍不留神就容易陷入騙局。作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堅定踐行者,民生銀行北京分行持續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以“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爲主線,構建常態立體的“資金鍊”治理新格局,爲守護人民羣衆“錢袋子”貢獻民生智慧和力量。
制度領航 充分發揮專班機制效能
作爲紮根首都、服務首都的金融排頭兵,民生銀行北京分行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持續完善涉詐涉賭“資金鍊”治理工作專班的“四樑八柱”,壓實消保主體責任,爲反詐工作縱深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具體來看,分行先後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常態化實施小組三級工作專班,並形成由一把手主責、各分管領導主抓、各部門通力配合的常態化管理機制;定期召開專班會議,主動提升會議頻次,學習監管政策、分析行內涉案賬戶情況、制定針對性措施,並做好信息傳導和工作協調,推動各項措施有序、按期落地見效。
據瞭解,該行2024年累計召開聯席會議4次,推動60餘項管理措施落地,並建成主體責任明確、主動作爲、部門協同、運轉高效的“資金鍊”治理團隊。
精準防控 “人防+技防”雙管齊下
將消費者權益保護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民生銀行北京分行持續依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持續打造“技防+人防”的資金安全“雙引擎”。
人防爲本,提升從業人員專業能力。通過專項培訓、風險例會等多種形式強化員工反詐意識;每月發佈《北京分行“資金鍊”治理專刊》,製作《涉詐涉賭“資金鍊”治理——賬戶風險提示及典型案例彙編》,組織一線學習,發佈專項《風險警示函》,並深入一線給予針對性指導;推動內部責任追究和資金鍊治理獎勵通報機制,有效形成獎優罰劣的良性氛圍,不斷營造“全行做消保”的良好氛圍。
技防爲盾,大模型強化精準風險防控。依託企業級反欺詐風險平臺,基於全棧數字化技術形成了“數字化支撐平臺、體系化防禦策略、智能化運營管理”三化一體、綜合長效的電信網絡詐騙和跨境賭博“資金鍊”治理體系。通過專項數據模型,去年累計覈查管控風險賬戶400餘戶;通過自主數據監測,開展對賬戶異常交易等重點情形和業務的排查,2024年累計排查賬戶2.66萬戶;通過核心系統對取現前發生大額資金轉入等異常情形的賬戶進行識別,觸發風險彈窗171次,成功攔截可疑交易34筆。
立體宣教 反詐知識“飛”入百姓家
銀行網點作爲金融服務“第一線”,是電信網絡詐騙“資金鍊”治理的關鍵一環。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依託網點這一反詐“前沿哨所”,通過“陣地+線上+媒體”的立體宣教矩陣,讓普法短視頻等走“新”又入心的反詐宣傳“飛入尋常百姓家”。
網點陣地,沉浸式宣教全覆蓋。加強網點宣傳佈置,通過電子海報、宣傳視頻、摺頁等開展常態化反詐及普法宣傳,用心爲客戶打造金融宣教陣地和舒適的服務環境;以網點服務爲抓手,在春節、婦女節、學雷鋒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時期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去年開展宣傳800餘場,覆蓋羣衆逾1.5萬人。
線上平臺,數字化傳播更走心。在微信公衆號持續發佈反詐系列宣傳文稿,積極轉發公安部、國家反詐中心等公衆號平臺反詐宣傳內容、視頻等80餘篇;創作短視頻、圖文等新媒體作品,19篇獲人行、銀行業協會等採納推廣,以“短平快”形式提升公衆防詐敏感度。
媒體聯動,社會化共治聚合力。聯合多家媒體,報道反詐成效、堵截案例及服務創新,主流媒體深度聚焦該行警銀協作成果,共同營造“全民反詐”的良好社會氛圍。
多方合力 共築資金安全“防火牆”
不僅僅是單人單事的識詐反詐,民生銀行北京分行持續推進反詐陣地建設,深化與公安機關等部門合作,形成對網絡詐騙犯罪全時段掌握、全過程預防,不斷將“硬核反詐”的實際舉措轉化爲看得見、摸得着的“暖心守護”。
民生銀行北京分行優化反詐聯防聯控機制,建立數據共享與聯合預警勸阻機制,去年協助警方破獲涉詐案件1起,抓獲嫌疑人15名,堵截異常開卡申請77起,收到公安機關表揚信9封,協助返還涉詐資金106.8萬元,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發揮自身專業優勢,配合有關部門深入開展電詐風險形勢和“資金鍊”治理實踐專題研究,爲構建金融安全生態貢獻民生智慧。
適逢“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交出了一份暖心又亮眼的“消保答卷”。去年該行單位及個人涉案賬戶數量同比“雙降”,整體涉詐風險有效控制。
民生銀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繼續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積極履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主體責任擔當,持續深化“資金鍊”精準治理,推動賬戶全生命週期管理,完善風險信息共享機制,拓寬金融知識普及渠道,爲營造和諧、穩定的金融環境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