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真金白銀”支持增強生育意願

【今日關注】

原標題:發放育兒補貼、制定靈活多元補助方式、加強托育人才培養……代表委員提出——(引題)

“真金白銀”支持增強生育意願(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曲欣悅 陳曉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我認爲,這更加明確地傳遞出了用‘真金白銀’支持增強生育意願的信號。”柳州工學院語言文化與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董月琳代表用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發放育兒補貼”這一句旁畫了一個五角星。

董月琳代表是一位80後二孩媽媽。她在調研中發現,近年來,生育成本不斷上升。“生育成本不只體現在懷孕、生產以及撫養孩子的過程中,許多職業女性會因生育導致收入受到影響。”在她看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構建全週期生育成本分擔體系。

“建議相關部門指導各地建立企業用人成本共擔機制。”對此,董月琳代表認爲,可以設立生育社會統籌基金,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財政資金給予一定補貼,“基金可用於企業替代用工補貼、母嬰設施建設補助等。同時,制定稅收激勵政策,比如,對設立托育機構的企業,免徵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看到“發放育兒補貼”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代表十分激動,這與他今年調研關注的方向不謀而合。

在李君代表看來,隨着生活成本的不斷攀升,育兒成本也水漲船高。他建議,設立專項育兒補助資金,給予二孩三孩家庭育兒補助。明確各級財政的分擔比例,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指數,合理確定補助標準。

此外,李君代表還建議,可以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提供多樣化的補助形式,例如,在孩子0~3歲嬰幼兒時期,以現金補貼的形式發放,用於養育日常開銷;3~6歲學前教育階段,除現金補貼外,可提供一定額度的學前教育券,用於抵扣幼兒園學費;6~18歲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給予教育費用補貼,如減免學費、發放學習用品補貼等。

近年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許多0~3歲嬰幼兒家庭有較強的托育服務需求。如何促進嬰幼兒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也是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當前托育機構數量不足、質量參差不齊,收費較高,讓很多家庭望而卻步。建議政府加大對托育服務的投入,建設一批公辦普惠性托育機構。同時對民辦托育機構給予資金支持和規範引導,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收費標準。”香江集團董事長翟美卿委員表示。

相關調查顯示,與快速發展的托育機構規模、托育需求相比,目前托育人才隊伍數量供需缺口明顯,專業水平偏低。同時,托育相關從業人員普遍存在勞動強度大、心理壓力大、薪酬待遇水平較低等問題,導致職業認同感不強,流失率較高。

着眼於加大托育服務人才培育力度,助力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馬璐委員從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完善從業標準、健全激勵保障政策等三方面提出建議。她建議,制定托育行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大對托育人才培養的財政支持力度,廣泛開展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不斷提升從業人員技能水平。同時,加快制定托育領域專門性立法,將托育服務從業人員列入准入類職業資格目錄,規範托育機構從業人員准入門檻要求,嚴格落實持證上崗制度。此外,健全激勵保障政策,如建立托育服務人員職稱評聘體系,並推動與薪酬待遇掛鉤,營造尊重託育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中工網北京3月7日電)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