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四川氣候狀況預計總體偏差!如何應對?
5月1日,四川正式進入汛期。5月13日,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舉行全體會議,研究分析今年汛期汛情旱情趨勢,安排防汛抗旱各項工作。
記者從會上獲悉,預計今年汛期四川氣候狀況總體偏差,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區域性和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
今年氣候呈“兩多一高”特點,汛期降水較常年偏少
省氣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四川氣候整體呈“兩多一高”特點。首先是降水量大,全省平均降水量147.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7%。其次,降水日數偏多,平均降水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4.1天。但與此同時,全省平均氣溫也偏高,除了平均氣溫高,氣溫波動也較大。
具體來看,盆西北、盆東北氣象乾旱較爲明顯。今年以來,全省先後有67個縣站出現春旱,主要影響盆地北部和攀西地區。入汛以來盆西北部分地區、盆東北大部平均氣溫偏高2-4度,氣象乾旱仍將持續。
當前全省已正式入汛。上述負責人介紹,受全球變暖、厄爾尼諾與拉尼娜事件等因素影響,高溫熱浪、狂風暴雨等極端自然現象可能更加頻繁,預計汛期全省平均降水量640-710毫米,較常年同期(751.4毫米)偏少,平均氣溫22.5-23.0℃,較常年同期(21.9℃)偏高。
其中,阿壩北部、廣元、德陽、綿陽、巴中、達州、廣安、南充降水較常年偏多一到兩成,省內其餘地區較常年偏少一到兩成。此外,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流域洪澇概率大,川西高原、攀西地區西部及盆周山區強對流天氣易發,盆地中部、南部伏旱偏重、高溫熱浪風險高,需注意防範應對。
盯緊重點區域,提前做好抗旱保供準備
針對今年汛期整體旱澇並存,主汛期(6-8月)“旱重於澇”的趨勢,省防汛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盯緊重點部位和重點區域,精準做好防禦措施,全力確保今年安全度汛。
根據最新預測,今年汛期,江河洪水將以中等及以上洪水爲主。其中青衣江、沱江、涪江、渠江可能發生超過警戒水位洪水;盆地北部、西南部部分中小河流可能有較大洪水。
與此同時,汛期可能出現的枯豐趨勢轉折也不可忽視。當前,四川旱情苗頭已經初顯,攀西地區和盆地東北部發生零星乾旱,全省在田作物受旱面積約10萬畝。尤其在盆地東北部,受去年嚴重夏伏旱影響,以及今春局部區域降水偏少等因素,部分小型及以下水利工程蓄水不足,個別區域生產生活用水保障壓力較大。
具體如何應對?
記者瞭解到,針對當前面臨的旱情,各地已行動起來,多措並舉抗旱保供。例如,廣元市累計派發拉水送水車1100余車次,爲高海拔旱山村社、邊遠區域解燃眉之急。達州市近日開展多輪地面人工增雨作業,發射火箭彈提高全市降雨量等。
4月29日,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四川省重大基礎設施涉災風險隱患排查總體方案》,對6個重點領域涉災風險隱患排查整治作出了安排。“需要打有準備之仗。”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省水利廳已牽頭成立21個省級督導組,從4月中旬起集中開展專項督導,並落實專項資金2000萬元,組織21個市(州)開展專業化隱患排查。
針對旱情概率較大的區域,更要精準做好抗旱保供準備。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將統籌防洪、灌溉、蓄水、發電、生態等多方面,充分考慮蓄水消耗、枯豐轉折、用電負荷增加等疊加因素,“一庫一策”制定蓄水保供方案,堅決守住飲水安全、糧食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