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底完成試申報制度 環境部:明年邁入臺版CBAM元年
針對臺版CBAM的進展,環境部表示,今年將研議試申報制度,並在明年上半年完備法制作業以啓動試申報,目前規畫優先推動水泥業及鋼鐵業產品試申報。示意圖。(路透)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2026年正式實施,爲因應全球碳有價時代的衝擊,也幫助企業與國際減碳標準對接,環境部研議臺版CBAM的試申報制度,明年上半年完備法制作業,意即明年起正式邁入我國CBAM元年,並在2027年正式啓動產品碳排放量試申報制度,目前規畫優先推動水泥業及鋼鐵業產品試申報。
目前國際碳定價發展上,全球80個國家或地區實施碳定價(碳稅費43個、總量管制排放交易37個),包含全球28%的排放量,目前僅歐盟提出CBAM法案、英國提出CBAM草案,以及美國參議員在今年4月28日提出最新版本的「外國污染費用法案」(FPFA)草案外,其他國家尚在研議中。
環境部今天召開「CBAM發展及推動情形說明」記者會,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近期英國、歐盟及美國陸續釋出CBAM草案及修正方向,爲避免碳泄漏及維護我國產業競爭力,日前正與水泥、鋼鐵公會及相關單位討論列管產品、碳排放量預設值、計算邊界等試申報事宜,預計2026年上半年完備相關法規後正式啓動試申報,並於2027年第一季申報2026年納管產品碳排放量,即明年將邁入臺版CBAM元年。
蔡玲儀表示,目前臺版CBAM首波將聚焦於水泥與鋼鐵產品碳排放量試申報,己於今年4月召開專家諮詢會議;5月邀請水泥及鋼航產業進行產品碳排放量試申報研商會;6月邀請水泥公會就列管產品項目進行討論,將比照歐盟CBAM列管水泥熟料、白色卜特蘭水泥、其他卜特蘭水泥、鋁質水泥、其他水硬性水泥、經鍛燒高嶺土/其他高嶺土等6項產品。
蔡玲儀說,今年9月底前將完成申報對象的訂定,10月底前確認試申報產品,包含優先納管排放量大的產業別,並在11月完成試申報產品計算方式,12月底前完成申報方式的訂定。
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補充,臺版CBAM的試申報、繳費等做法在「氣候變遷因應法」有母法授權,國內水泥業和鋼鐵業也願意同步申報國內的產品,因此現階段還要訂定相關子法和準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