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版CBAM明年啓動「試申報」 環境部:2產品優先
爲了維護產業公平性,環境部今天表示,將從產品試申報開始推動臺版CBAM,預計今年底完成法制作業、明年上路,2027年4月業者需試申報國、內外水泥及鋼鐵業產品的碳含量。(本報資料照片)
歐盟即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CBAM(俗稱碳關稅),俄羅斯卻認爲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已在日前向WTO提出申訴。環境部今天對此表示,不代表歐盟會因此暫停實施CBAM,環境部爲了維護產業公平性,仍會從產品試申報開始推動臺版CBAM,預計今年底完成法制作業、明年上路,2027年4月業者需試申報國、內外水泥及鋼鐵業產品的碳含量。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歐盟CBAM預計2026年上路、企業需在2027年購買憑證,但俄羅斯已在5月中旬正式向WTO提出諮商請求,若後續由爭端解決小組審理,以過往經驗來看,平均會耗費18個月,但這不代表歐盟會因此暫停實施CBAM,不過是否調整CBAM制度,是環境部要觀察的重點。
她表示,國內鋼鐵、水泥業需繳交碳費,同時面臨中國傾銷壓力,進口產品卻不用負擔碳費,所以業者希望臺灣能推動臺版CBAM,環境部已在今年4月召開專家諮詢會議,5月邀請業者進行研商,討論申報對象、產品碳含量計算方式、試申報程序及期程等,國內水泥及鋼鐵產業工會會中表示願意同步申報國內產品碳含量。
施文真指出,無論俄羅斯申訴歐盟CBAM結果如何,環境部仍規畫今年底前完成臺版CBAM相關法制作業,明年推動水泥業及鋼鐵業產品試申報,實際申報時間爲後年4月。
至於臺版CBAM何時正式收費,她表示,歐盟的收費辦法尚未出爐,環境部仍要觀察歐盟做法才能訂立相關規範,不過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31條,可就進口產品申報碳含量與國內產品的差額,要求業者購買碳權或繳代金,但目前碳交所上架碳權平均每公噸3000元,碳費目前每公噸300元,恐被認爲違反WTO規定,被會員國提告,所以實際上要如何操作這項法條,需要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