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星國取經 打造亞資中心衝刺4面向
金管會近期赴新加坡取經,參考新加坡如何打造資管中心。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22日指出,將於近期內,與19家銀行業者、財部賦稅署、央行外匯局赴新加坡取經,主要參考新加坡如何打造資管中心的經驗。初步觀察新加坡的成功有四個面向,一是政府有明確政策定位和支持力道,二是稅負條件具有吸引力,三是長期培育國際人才,四爲金融市場創新多元。臺灣要打造高雄專區,也將朝這四面向努力。
金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昨強調,新加坡具備的資產管理優勢有多個面向,一是對發展資產管理業有清晰的政策方向;二是針對設立家族辦公室推出如13O與13U等制度,搭配明確的最低資本額與實質營運條件,提供遺產稅、資本利得稅等稅率優惠。
三是新加坡早在20年前即成立「財富管理學院」,持續投入財富管理與國際金融市場所需人才的養成;四是新加坡積極鼓勵私募股權基金、家族辦公室等多元金融機構發展,滿足高端客戶多樣化的財管需求。
在政府支持方面,臺灣同樣由中央與高雄市政府共同展現支持高雄專區的決心,有助於吸引本土及外資金融機構投入,金管會也將與財政部協同提升政策推動。至於稅負方面,金管會將持續與相關部位協調,但不以此爲唯一突破口,以免形塑出「租稅天堂」的形象。
人才培育部分,金管會在高雄專區導入「工作坊」制度,包含財富管理、私人銀行、家族企業,就像一個金融孵化器,由專區試行落地;在金融創新與多元商品面,高雄專區一次開放22項試辦業務,目標與星、港拉齊。
童政彰強調,針對私人銀行與超高淨值客戶開戶,仍須強化KYC(瞭解你的客戶)、KYP(充分了解產品)與資金來源審查。金管會銀行局與檢查局9月也將聯合訪視高雄專區業者的經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