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集團調整組織架構:總部“強管控” 城市公司大合併

中經記者 陳婷 趙毅 深圳報道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近日,金地集團(600383.SH)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涉及總部、區域、城市公司層面。

此輪調整始於總部層面,包括合併原工程管理中心與成本管理中心,成立“工程與成本管理中心”,新設供應鏈管理中心,新增“綜合審議工作小組”等。此後,金地集團對區域及地區公司進行整合,將現有的5個區域公司精簡爲4個大區公司,同時把原來的城市公司整合爲10個地區公司。上述調整伴隨一系列人事變動。

7月28日,金地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經過上述組織架構調整,金地集團由原來的“總部—區域—城市公司”3級管理模式調整爲“總部—大區—地區公司”的2.5級管理模式。“新設立的大區公司與原來的區域公司有所不同,其職能進一步精簡,主要是對地區公司進行業務督導、審計監察、人力行政等,不完全算是1個層級,所以現在是‘2.5級管理模式’。未來的總部是一個強管控的模式,是經營決策的中心,直接管理地區公司。這樣模式下的管理更加高效和扁平化,有助於經營成果的實現。”

整合瘦身

記者瞭解到,7月23日,金地集團內部發文稱,總部部分職能部門進行調整。部門合併方面,合併工程管理中心與成本管理中心爲“工程與成本管理中心”,撤銷監事會辦公室;總部新設立供應鏈管理中心,新設“綜合審議工作小組”。

原管理層下設的5個工作小組中,保留“投資管理工作小組”和“績效管理工作小組”,取消“戰略管控工作小組”“運營管控工作小組”“風險管理工作小組”。

高管職責分工方面亦有所調整,總裁李榮輝分管集團供應鏈管理中心、財務資金中心、產業管理中心;高級副總裁陳長春卸任北方大區公司董事長職務,迴歸集團分管投資管理中心、開發管理公司;高級副總裁郝一斌迴歸一線,任北方大區公司董事長,並分管集團信息科技中心、穩盛投資基金;高級副總裁韋傳軍不再分管穩盛投資基金;高級副總裁王南分管設計管理中心、營銷管理中心,不再分管企劃運營中心、美國公司。

7月26日,金地集團公佈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方案,設立華南大區、北方大區、華東大區、中西部大區,以及包括深圳地區公司、廣州地區公司、北京地區公司、天津地區公司、東北地區公司、上海地區公司在內的10個地區公司。人事方面較爲顯著的變動是原華南區域董事長杜宏調往華東大區擔任大區總經理兼上海地區公司總經理;原北京公司總經理遇繡峰調任華中地區公司總經理;原上海公司總經理季斌轉任南京地區公司總經理。

據上述金地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杜宏原是華東區域負責人,最早也是從華東區域成長起來,其對華東市場非常熟悉,能力也很強,此次對其的調任也是出於這些考量。

至此,金地集團總部將作爲經營決策中心,負責重點經營事項的決策,直接管理地區公司;大區公司爲業務督導中心,核心職能爲督導地區公司的生產經營及重難點專項工作;地區公司爲一線經營主體,負責轄區內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保障經營目標的有效達成。

聚焦核心業務

事實上,金地集團在去年年底已進行過一次組織調整,將7個區域公司合併爲5個。

上述金地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這幾次調整都是出於業務需要,大的邏輯是相較於之前的擴張時代,公司目前的業務開發量及體量都在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需要更加深耕重點城市,對於一些核心城市需要重點鎖定,相對邊緣的部分城市需要進行戰略性放棄。“公司的戰略導向始終沒有變化,一直以地產開發爲主業,未來也希望在地產開發領域實現經營上的突破,只是目前仍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階段,面臨經營上的瓶頸期。”

業績預告顯示,金地集團預計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爲-34億元到-42億元,預計扣非淨利潤爲-32億元到-40億元。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司近年銷售規模下降,報告期內可結轉面積同比減少,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經營及銷售策略,加大去化力度,使得部分項目存貨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公司基於謹慎性原則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

記者注意到,金地集團今年年初重啓前端投資,1—2月在杭州臨平老區與上海松江各獲取一宗宅地。公司管理層公開表示,重回土拍市場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隨着公開債務的償還,債務壓力緩解,同時2024年行業寬鬆政策對市場整體信心修復及需求釋放起到積極作用,市場有所修復,部分核心城市市場出現一定程度回暖的積極跡象,因此在覈心城市重啓拿地。

上述金地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拿地的主要目的仍是希望通過投資獲取新的項目,努力恢復公司正常的經營週轉,但前提是公司的現金流要安全和穩定。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金地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約193.81億元,資產負債率爲64.82%。

(編輯:趙毅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