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文湖線虧損16億是因在地人不搭? 北捷解答了

北捷統計,2024年文湖線虧損達16.03億元,不過,北捷強調,捷運路網是一體的,單以個別路線計算,片面以數字解讀,無法呈現真實狀況。本報資料照

雙北生活的民衆十分仰賴臺北捷運,北捷更是平均每日190萬人次搭乘,不過,有民衆發現,北捷6條主要線路中,文湖線是虧損之冠。北捷指出,確實文湖線虧損16億元最多,但強調捷運路網是一體,以個別路線計算,無法呈現真實狀況。

近期民衆在社羣貼文指,文湖線虧損爲北捷之冠。直言「車廂太擠,就連在地人都不太搭。」不過,也有人替北捷說話,「和臺鐵一樣都不是本業賺錢,臺鐵都漲票價,北捷也應該跟上。」、「設備折舊、維修都是成本,大衆運輸不能隨意漲價,現在又要多請保全。」

北捷調閱今年1到5月的平均日運量,高運量的爲淡水信義線每日54.3萬人次、板南線每日61.4萬人次、中和新蘆線每日35.9萬人次、松山新店線每日35.6萬人次。中運量的則是文湖線每日19.7萬人次。

另外,針對盈虧路線,2024年路線盈虧情形,板南線盈餘爲9.16億元、淡水信義線盈餘4.96億元。虧損部分,文湖線16.03億元、中和新蘆線虧12.4億元、松山新店線虧3.58億元。

北捷說明,由於臺北捷運各路線遍及雙北地區,行經的行政區發展程度不盡相同,周邊土地使用也有所差異,直接影響各路線旅客進出站的型態以及運量的表現。

北捷指出,捷運路網是一體的,單以個別路線計算,片面以數字解讀,無法呈現真實狀況,甚至會有誤導可能。強調臺北捷運將持續精進服務品質,提供旅客舒適的乘車環境,鼓勵民衆多搭乘捷運。

至於盈虧部分,北捷說,疫後雖然運量已大幅成長,但受電費調漲、物價上漲及調薪等因素影響,成本巨幅成長。運輸本業雖然虧損,但仍然努力藉由附屬事業等加以填補,目前每年仍勉能有符合預算的稅前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