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方式將改變,日常生活受影響,美民衆“蛋荒”未解又遇關稅“迴旋鏢”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章寧 環球時報記者 任伊然】美國亞拉巴馬州新聞網站8日報道稱,美國的雞蛋在經歷數月的歷史高價後,可能會因總統特朗普的新一輪關稅政策而引發“價格迴旋鏢效應”,導致價格再次上漲。美國人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應對這場“蛋荒”,就連原本用來慶祝復活節的雞蛋也被迫改頭換面,變成了染色土豆或塑料彩蛋。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由於雞蛋價格飆升,美多地民衆被迫“另闢蹊徑”,轉向用土豆、棉花糖、洋蔥等替代品進行染色裝飾。一名在社交平臺上展示如何製作“替代彩蛋”的美食博主的視頻總觀看量超6400萬次。俄亥俄州的美國楊氏澤西乳業已連續40年在復活節前舉辦彩蛋獵尋活動,幾乎每年都會準備1萬多個雞蛋,而今年首次決定用塑料彩蛋取代真雞蛋。負責人坦言,改用塑料雞蛋不僅是爲節省成本,更是擔心大規模購買雞蛋可能會“清空本地庫存”,加劇“蛋荒”。

不只是節慶傳統受到影響,蛋價高企正顯著改變美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英國《衛報》報道稱,一項最新研究比較了全美各州的雞蛋平均價格,發現自2018年以來出現大幅上漲,當年平均價格爲每打1.49美元,而今年這一數字已升至約5.18美元。有消費者反映,目前美國雞蛋的平均價格約爲一打7美元。34%的美國人因成本問題停止購買雞蛋,並表示“價格降至每打5美元以下才願重新購買”。

據《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觀察,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當地的超市一般每天早上上新,但貨架上的雞蛋幾乎中午前就被搶購一空,只有一些每打11.99美元的高價雞蛋會剩到晚上。儘管部分超市有每人限購3打的規定,但仍難以避免出現雞蛋哄搶的情況。而在紐約曼哈頓等地的超市,甚至出現了每人限購一打蛋的情況。

爲緩解禽流感造成的產能下滑,美國向外“求援”。《衛報》稱,今年3月,美國曾詢問丹麥和其他歐洲國家是否可以出口雞蛋,但遭多國“婉拒”。美國《新聞週刊》稱,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2025年1月和2月,美國進口了超過160萬打雞蛋。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3月表示,政府計劃從土耳其和韓國等國家進口雞蛋,以彌補國內雞蛋短缺。

隨着供應鏈的恢復,人們原本預計雞蛋的價格會有所下降。然而,美國政府提出“對等關稅”政策後,土耳其、韓國等國家現在面臨高額關稅。有金融分析師警告稱,受關稅影響,進口雞蛋的成本將會增加,零售商和供應商可能會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金融專家瑞安稱:“特朗普對歐洲進口產品徵收關稅可能會讓情況進一步動盪,我們正面臨潛在的價格迴旋鏢效應。”有德媒評論稱,“美國在貿易戰和雞蛋戰之間,選擇了兩頭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