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急診壅塞健保調升支付 專家籲設配套並持續監控

專家表示,過去急診留關牀只有護理費、沒給診察費,健保署允諾付費,是正確政策方向。圖爲急診留觀區。記者曾原信/攝影

全臺急診壅塞,暴露健保支付制度系統性問題,衛福部健保署今天急邀醫院協會、急診醫學會等單位開會,提出調升急診、加護病房等給付,並承諾提升病房護理費。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過去急診留關牀只有護理費、沒給診察費,健保署允諾付費,是正確政策方向,但後續執行時,仍須搭配提高部分負擔強度等配套,才能立竿見影。

健保署對外公告,前述急診壅塞紓解機制,將在五月以後實施。洪子仁表示,制度實施後,應搭配長期滾動式監測,觀察各醫院急診待牀人數是否下降,與病人24、48小時內由急診轉爲住院的比率等急診品質指標是否改善,而急診壅塞不僅是醫療體系的問題,更牽涉長照資源、轉診機制、慢性病管理等,未來需逐步調整。

洪子仁表示,給予留觀牀診察費及病房護理費,有助緩解急診壅塞,但是否能見效關鍵是增加的經費,能否確實提升人力,若護理人力缺口持續存在,單純調高給付未必能達到緩解急診壅塞問題;此外,急診壅塞是系統性問題,應系統性解決,除健保支付提升誘因外,也要搭配分級醫療推動,提升基層醫療能量,並確保每年健保總額成長率在5.5%以上,纔是根本解決之道。

「政府協助醫療機構調升留觀牀診察費、急診護理費,各醫院應確實將費用撥給醫護,形成良性互動。」洪子仁呼籲各醫院經營管理者,應確保相關給付調升後所獲得的各項收入,反映在醫護薪資提升,並觀察護理人力是否改善,透過優化急診醫護執業環境,讓急診醫護「燃燒殆盡」的現況得到根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