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中小學座談 全教總批:避談人力短缺核心問題

全教總今參與教育部主辦的中小學教師座談,批評座談議程刻意避談當前教學人力嚴重短缺的核心問題,如果政府無法正視並解決這個根本問題,毫無實質意義。圖爲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今日舉辦教育部長與國民中小學教學現場教師座談會議,全教總表示,過去早已對各議題做出具體論述與主張,但教育部只聽不做。如今教育現場人力短缺,全教總提出多項建議,包含調升職務加給、調降班級人數與教師基本授課節數,以及建立防堵校園濫訴的守門機制,讓教師能夠安心教學。

全教總今參與教育部主辦的中小學教師座談,批評座談議程刻意避談當前教學人力嚴重短缺的核心問題,如果政府無法正視並解決這個根本問題,毫無實質意義。

而針對人力短缺的現況,全教總呼籲政府應立即集中資源投入改善教師工作環境,採取行動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面。首先是制度化調整教師薪資與福利,且兼任主管職務者、導師及擔任特殊教育者的職務加給應一致調升。

此外,全教總建議,應降低班級人數與調整教師基本授課節數,以實現落實精緻化教學,建議教育部調降國中小每班學生人數至每班25人或20人,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應朝向降至每班30人、40人,並將現行國中小教師基本授課節數,從16到20節調降至14到18節。

同時,面對層出不窮的校園安全事件,全教總呼籲政府提出學務人力改善計劃,並增設專職專責的校安人力,建立明確的應變流程,以確保校園安全,保護師生權益。

教學現場近年屢次反映,校園校事會議濫訴問題讓教師人人自危。全教總提到,「校事會議」原意是處理不適任教師,但調查顯示,真正達到解聘標準的案件不多,過多的無理濫訴讓學校疲於奔命、資源耗盡。且「校事會議」迫使教師採取消極保守的管教方式,多數教師坦言因此降低自身對教職的職業認同,甚至不會鼓勵子女從教,恐將加速優秀教師流失,對教育人力永續發展造成深遠負面影響。

全教總呼籲,政府應建立防堵濫訴的守門機制,對於明顯屬於主觀情緒或缺乏事實基礎的匿名投訴,明定學校駁回機制,避免啓動無謂的行政調查程序。且應借鏡國外經驗,保障教師專業自主。請參考日、韓等國的法案經驗,立法保障教師的教學專業空間,減少來自外部不當的干涉與騷擾,讓教師能安心教學、專心備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