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轟教部 高教政策炒短線

高教工會指出,私立大學現階段首要任務是度過少子化大限之年,很難再創設人文社科相關科系。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應大學科系、產業傾斜,教育部建議大專校院增設語文、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等相關領域科系,不過高教工會直言,私立大學現階段首要任務是度過少子化大限之年,幾難以再創設人文社科相關科系;全教總則批評,高教政策過度以產業爲導向,被審計部糾正後,就說要把科系創回來,簡直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高教工會副理事長翟敬宜指出,對私立大專校院而言,最大困境還是在於要度過一一七學年少子化大限,在「活下去最重要」的前提下,私校恐很難再創設人文社科相關科系。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則認爲,高教與學界一定要有互動,但不應完全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始終在追趕趨勢,且趨勢一直在改變,教育部的高教治理卻始終無中心思想,有的僅是隨輿論傾倒、炒短線的作爲。

羅德水說,教育部近年配合產業推出多個專班,是學科選擇傾斜的推手,被審計部糾正以後,就說要建議增設相關科系,簡直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翟敬宜表示,過去有學生矢志要讀法律、哲學、歷史,但那個年代可說已不復存在。也由於產業傾斜,父母也憂心,希望子女能於大學時就對準職涯做準備,人文學科能夠迴應社會的方式,就是要想辦法跨域。

根據教育部一般公私立大學一一四學年總量增設調整覈定表,增設六十個系組,但也有六十六個系組停招、八十二個整並,如成大已於本學年創設考古學博士班。

翟敬宜表示,國立大學受領更多國家補助,比較沒有招生壓力,確實有社會責任,不全然以就業爲導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