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違規陷阱?臺72匯入臺13甲線瓶頸 用路人盼改善
臺72線苗栗縣造橋匝道匯入臺13甲線,上班尖峰時間成瓶頸,用路人抱怨是陷阱。圖/竹南警察分局提供=
臺72線苗栗縣造橋匝道上班尖峰時間,匯入臺13甲線車輛經常大排長龍,因路幅較寬,經常可見插隊、並排行駛違規,今年警方受理6件檢舉案,一些用路人哀哀叫,抱怨是陷阱,公路局將評估改善之道。
臺72線沿線苗栗市、公館鄉、銅鑼鄉、大湖鄉一帶通勤族,開車走臺72線,下造橋匝道,右轉檯13甲線,到造橋、竹南鎮、頭份市上班,但匝道匯入臺13甲成瓶頸,用路人盛傳有檢舉達人專門在這個路段檢舉違規,引發議論成違規陷阱。
「下匝道右轉檯13甲線,就要等3個紅綠燈!」一名家住公館的竹南上班族表示,上午7點多尖峰時段,臺72線下造橋匝道車流量相當大,綠燈放行的時間又短,加上匝道的路寬較寬,就可以後方等不及的車子並排過來,有時甚至並排3排。
有用路人議論,造橋匝道交通量有需求,可以規畫雙車道,或是在臺13線匯入口,比照頭屋匝道,設置右轉車道,避開路口號誌,此外,也可以調整號誌時相時間紓解車流,現況路幅較寬,「引誘」並排行駛違規,又有檢舉達人活動,不注意就會中陷阱。
竹南警分局指出,造橋匝道有明確禁止並排行駛標誌,警方去年受理4件、今年至今6件,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可處900元至1800元罰鍰,提醒駕駛人遵守號誌、標誌行駛。
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表示,造橋匝道匯出路寬約5公尺,考量也供大車通行,還不足畫設2個車道,此外,新增右轉車道,又涉及徵收土地等問題,至於號誌時相時間,工務段都會納入評估改善。
臺72線苗栗縣造橋匝道匯入臺13甲線,上班尖峰時間成瓶頸,用路人抱怨是陷阱。記者範榮達/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