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身心假 教團籲代課費學校付
近年來教師壓力愈來愈大,超時過勞、校園濫訴等事件頻傳。示意圖/AI生成
公務員身心調適假十月十日實施,外界關注教師的身心調適假何時上路?教團呼籲,身心調適假應爲獨立假別,且代課費須由學校支付,否則對教師根本沒有實質效果。
據瞭解,教育部日前召集教師、家長、大專校院團體研議,但與會者透露,教育部與人事行政總處態度強硬,指公務員身心調適假均包含於事假內,不能只有教師獨立於事假外,該會「有溝沒通」,就是宣講政府立場的摸頭大會。
近年來教師壓力愈來愈大,超時過勞、校園濫訴等事件頻傳。高雄市勝利國小老師黃慧瑜表示,老師最大的壓力來自家長,其次纔是學生。她分享,孩子回家後常因轉述不完整,引發誤會,然而家長會因爲孩子的一句話就打一九九九檢舉,而老師卻是最後一個才知道自己被投訴的人。
臺北市濱江國小的張育倫老師則提到政策與制度、行政與活動等等也是壓力源。她表示,老師除了教學,還要負責各種行政與活動,幾乎關乎學生的一切事務,最後都落在老師肩上,加上社會普遍認爲「老師是聖職」,讓許多老師投入過度時間在學生身上,卻因此忽略了自己的家庭,導致家庭關係緊張,甚至健康惡化。
全教總強調,如果身心調適假併入事假,那老師請事假就好了,爲什麼還要讓人知道是要做身心調適。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學生身心調適假都已和事假脫鉤,若教師身心假併入事假將功虧一簣。
高教工會副理事長翟敬宜也說,依教師請假規則,私校教師除法定假別外,是否給薪、自付代課費,由各校自訂,目前多數私立大專校院都要求老師自行支付代課費或自行補課,因此理想狀態,應是將身心調適假獨立,並納入教師請假規則的假別,編制內、外人員都應一體適用。
教育部表示,將兼顧教師身心健康、學生受教權益等,審慎評估並儘速完成修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