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土法煉鋼…體育班訓練 民團籲科學化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右)與師大學生會昨舉辦「從師大事件與運動員田野調查談起」座談會,會中公佈體育班經驗訪談報告。圖/人本教育基金會提供
人本教育基金會昨公佈體育班經驗訪談報告,十七位受訪者多指出,曾經歷以訓練爲名的體罰、辱罵三字經等;再者,進入體育班者,多被迫放棄學業,有人讀到高中,甚至連英文字母A到Z都背不出來,呼籲落實體育班訓練專業化、科學化。
臺師大七月發生女足抽血案,突顯體育教育中權力不對等的結構性問題,人本教育基金會與師大學生會昨舉辦「從師大事件與運動員田野調查談起」座談,公佈體育班經驗訪談。
有十三位受訪者表示,曾經歷體育班不重視學業的風氣,甚至有八位受訪者表示,老師放生體育班學科、協助考試作弊。受訪者指出,體育班學生學業能力普遍低落;也有受訪者談到,通常在國中時就放棄學業,「高中英文A到Z都背不出來。」
林鬱璇談到,不少受訪者談到體育班升學管道狹窄,又因學科能力差,即便能保送不錯的大學也不敢去。學生長期處於僅重視競技的環境,限制多元的發展契機。體育班訓練方式也常與專項對不上,結果就是導致學生受傷。
報告中還提到,不少受訪者多經歷以訓練爲名的體罰,包括不當連坐,遭教練辱罵三字經、豬、白癡等羞辱性用語。臺師大學生會長黃莨騰談到,教練的權力影響學生求學到職業發展,希望今起能有契機學習替代方式,不再複製上一代的做法。
人本教育基金會呼籲落實體育班訓練專業化、科學化,需使用運動科學與防護資源,培訓教練以改善土法煉鋼的模式;再者,應保障學業與多元發展,確保學生有足夠學習時間。
臺師大也表示,協助學生在課業、訓練中取得平衡,已提供四項措施,包括將大四運動專長術科課程從必修改爲選修,提供更多選擇;競技系也訂定學習輔導措施,成立運動員傷害防護與心理健康中心,訂定運動員心理健康安全管理規範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