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降息、以舊換新、高校擴招……經濟主題記者會劃重點

3月6日下午3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佈廳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21財經客戶端持續更新記者會要點: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

①增量大;②質量高;③基礎牢;④勢頭好。

今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黨中央、國務院經過綜合研判、科學論證、系統平衡,穩慎提出的。綜合分析,我們制度有優勢、市場有潛力、企業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有直面風險挑戰的勇氣、有解決問題的底氣,今年實現5%左右的目標有基礎、有支撐、有保障,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2024年,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三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進一步提高,超過18%。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3.1個百分點。

我們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近期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目的就是做優做強做大創新型的企業。詳解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新質生產力正全面改造我們的生產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產品裝上了“中國芯”,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舸爭流、異軍突起,工業機器人的密度也顯著提高,人形機器人加快走向應用,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產原創新藥也層出不窮。過去在科幻片裡看到的很多場景,出現在了現實生活中。我們正在穩步走向世界科技前沿、創新前沿。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某些勢力要打壓、封鎖我們,但是越會加快我們自主創新的步伐。

我們將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打造上萬所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建設上千所優質普通高中。同時,持續推動高等教育提質升級,進一步增加“雙一流”高校本科招生的規模,今年力爭再增加2萬人。總之,我們將努力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加公平、更加優質的教育。

現在大家工作壓力大、節奏快,都希望在家門口享受到養老、托育服務,今年將會同有關方面,在降低成本、減輕負擔、優化服務等方面重點加強“一老一小”的支持,以公建民營的方式提供更低成本的場所設施,支持專業機構提供優質服務。

預計“十四五”這5年經濟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相當於再造一個“長三角”。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

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可以理解爲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其中,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給力。今年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赤字規模達到5.66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規模均爲近年最高,逆週期調節力度進一步加大。

化債壓力大大減輕,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有效緩釋。截至今年3月5日,地方共發行置換債券2.96萬億元。去年發行的2萬億元置換債券,利率水平下降平均超過2.5個百分點,部分地區下降更爲明顯,預計這部分置換債券5年利息減少2000億元以上,極大減輕地方資金壓力和利息支出。

爲應對內外部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中央財政還預留了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

去年四季度我國一次性增加了6萬億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這項制度通過整體設計和機制重構,在主動化解債務風險的同時,支持地方騰出更多資金資源。總得來看,我們用一項政策,至少辦成三件大事。

第一,地方債務壓力大大減輕,截至3月5日預計共發行置換債券2.96萬億元。去年發行2萬億元置換債券,利率水平平均下降超過2.5個百分點。

第二,財政空間得到釋放,經濟發展動能明顯增強。

第三,融資平臺改革轉型賣出重要步伐。去年置換政策實施後,地方融資平臺減少了4680家,佔去年減少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

我們將堅持在發展中化債,在化債中發展,努力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是加快落實落細債務置換政策,指導地方儘早發行使用。今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的額度,對隱性債務精準置換,對置換資金全流程全鏈條監管,做到早發力早見效。

二是持續推進融資平臺改革轉型,剝離平臺政府融資功能,結合企業實際,分類推進市場化轉型,嚴防國有企事業單位穿上新馬甲。

三是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進一步完善監測體系,將遏制違法違規舉債作爲財政監管的重點,將不新增隱性債作爲鐵的紀律,堅決防止化了舊賬,又添新賬。

將持續推進融資平臺改革轉型,剝離平臺政府融資功能,結合企業實際,分類推進市場化轉型,嚴防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穿上“新馬甲”,斬斷借道舉債的路徑。

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對幼兒發放育兒補貼,建立學前教育國家資助制度;對學生進一步提高資助補助的標準,擴大政策覆蓋面,延續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償還政策等,預計惠及學生3400多萬人次。

將加大財政與金融政策聯動力度,新增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激發消費動力。一項是對重點領域的個人消費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減輕當期支出壓力。另一項是對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幼、家政這些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財政對經營主體貸款分類給予貼息,降低融資成本,增加更多優質服務供給。

今年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讓居民收入更穩定。今年將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適當提高退休職工養老金水平,超過3億人受益。同時,加強對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的支持,對幼兒發放育兒補貼,建立學前教育國家資助制度,對學生進一步提高資助補助的標準,擴大政策覆蓋面,延續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償還政策等,預計惠及學生3400多萬人次。

加大財政與金融政策聯動力度,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一項是對重點領域的個人消費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減輕當期支出壓力。另一項是對餐飲住宿、健康、養老、家政等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對經營主體貸款分類給予貼息,降低融資成本,增加更多優質服務供給。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

以舊換新,換出了發展的新動能,帶動了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家電、家裝消費超過了1.3萬億。

已經有超3400萬名消費者申請了4200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的購新補貼。

今年春節,服務消費市場活躍。亞冬會帶動了“冰雪熱”;《哪吒2》帶動了觀影熱;非遺春節打響了入境遊的“開門紅”,中國年成爲世界年。消費回升向好的勢頭進一步鞏固。

2025年,要把擴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統籌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推出更多務實管用舉措。其中,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惠民升級”,擴大“換新”補貼的品類範圍。

將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組織開展促進服務消費系列活動。

2025年,將從“政策加力、拓展增量、幫扶企業”三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穩外貿。政策加力方面,把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和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抓緊研究儲備新的支持政策,將根據需要及時出臺。

中國的科技高速發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雲計算等正在創造服務貿易的新範式。深度求索(DeepSeek),憑藉着低成本高性能的開源模式,降低了全球技術使用的門檻;《黑神話:悟空》《哪吒2》,帶動了遊戲、電影等服務貿易走出去。

我們的貿易伙伴更加多元,中國已成爲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我們說‘西方不亮東方亮,北方不亮南方亮’,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更體現了我們中國外貿的強大韌性。

針對美方採取的單邊徵稅措施,中方採取了必要的反制措施,如果美方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我們將奉陪到底。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

今年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目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平均爲6.6%,還有下行空間,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資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間。進一步擴大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規模,拓寬政策支持的覆蓋面。

我們在匯率問題上的政策和立場是一貫的,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之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重點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融資、促進消費和穩定外貿,用好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貨幣政策工具,與證監會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進一步擴大再貸款規模,從目前的5000億元擴大到8000億元至1萬億;降低再貸款利率;擴大再貸款支持範圍,大幅提高政策覆蓋面;保持財政貼息力度,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優化再貸款使用流程。

中國的科技創新活動富有活力,正如記者剛纔所說的,國內外的投資者也高度關注。我們歡迎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的科技企業,反對將市場化的投資行爲工具化、政治化,反對設置不正當的投資壁壘。

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證監會、科技部等部門,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等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產品體系。

去年12月末,融資平臺經營性金融債務規模14.8萬億元,較2023年初下降25%左右,這些經營性債務中約四分之三在東中部地區,自身發展能力很強。2024年四季度融資平臺新發行債券平均利率2.67%,金融市場對融資平臺風險的溢價水平已經大幅下行。

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外匯市場更具韌性,市場的參與主體也更加成熟,匯率避險工具的使用更加廣泛,我們有經驗、有信心和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

新“國九條”推出以來,證監會制定修訂了50多項制度規則,系統重塑監管邏輯,進一步健全監管制度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

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的落地見效,加快推進新一輪的資本市場改革開放。逐項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多渠道增強戰略性力量儲備。

在強監管保護投資者方面,堅持嚴監嚴管,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併購重組交易以及退市等全鏈條各環節都進一步健全監管制度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聚焦市場關切,特別是對投資者深惡痛絕的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以及內部交易等一些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爲,依法快查嚴懲。

進一步增強投融資發展的協同性,研究出臺更多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硬招實招,推動形成中小投資者與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控人等關鍵少數有效制衡的機制,促進上市公司提升回報投資者的意識和能力。

今年兩會,會場上科技的含量越來越高。今天的經濟主題記者會,快變成科技主題記者會了。這兩天,誰要是不說說DeepSeek,好像就不太時髦似的。這個現象值得我們高度關注,也值得資本市場高度關注。DeepSeek脫穎而出,不僅僅使人工智能領域行業深受震動,也讓世界、讓財經界對中國科技創新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證監會將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相結合,聚焦科技創新活躍、體現新質生產力方向的領域,用好“綠色通道”、未盈利企業上市等制度,穩妥實施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更精準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行上市。

將加大支持科創的金融產品供給,資本市場支持科技企業不僅只有上市一條路,債券、可轉債、優先股等都可以有所作爲。持續打好支持科技創新組合拳,穩步發展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爲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資本市場服務。

中長期資金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入市長錢明顯多了,人民銀行已指導證券基金公司開展兩批互換便利操作,金額超過1000億元;超400家上市公司公開披露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信息,貸款額度上限近800億元。

金融監管總局啓動了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春節前批覆了520億元,前兩天又批覆了600億元,後續還將進一步擴大。

財政部、人社部等部門正在積極推進長期資金的考覈政策文件的修訂,目前已徵求下發公司的意見建議。

證監會在即將推出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將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3年期以上的長週期考覈制度,引導長期價值投資。

權益類基金髮展明顯加快,去年9月至今,共註冊權益類基金459只,佔同期註冊基金產品總數的7成。權益類基金規模從6.3萬億元增長到7.7萬億元,佔公募基金總規模的比例從20%提高到24%。同時,積極推動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分階段降低綜合費率,預計每年爲投資者節省超過450億元成本,基金公司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更爲緊密。

本文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證券時報

(編輯:曾靜嬌,李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