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針”已在我國上市,一年2針清除血脂,普通人能用得起嗎?
高血脂竟然可以打疫苗?一年只需要打兩針,就能有效清除血脂,並且不需要再額外服用降脂藥物?
這到底是什麼疫苗?真的有這麼神嗎?
其實大家聽到的降脂疫苗,是一種注射性降脂藥物,也就是通常說的降脂針,醫學上叫做PCSK9抑制劑。
這種針劑不僅確實有抑制高血脂的作用,並且去年時已經在我國上市,現在也已經納入了醫保範疇。
不過,對廣大患有高血脂的患者們來說,有的新的治療藥物和方法,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但大家更關注的話題是這種針的效果究竟有多好?醫保能夠承擔的報銷比例是多少?報銷完需要患者自費的費用又是多少?
普通老百姓究竟能不能用得起降指針?
很多人總覺得,三高疾病好像離自己非常遠。但實際上根據2018年做的一次全國調查顯示,在我國18歲以上的成人人羣當中,35.6%的人存在血脂異常。
相當於每100個成年人,就有35個人患有血脂方面的疾病。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現象是,中國人對於自身血脂異常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都非常低。
有相當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血脂疾病,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明知自己血脂不正常的情況下,沒有進行正確的治療。
高血脂只是我們血液健康的一個指標,高血脂本身並不可怕,但高血脂所帶來的其他疾病卻非常可怕。
根據臨牀數據顯示,中國人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持續走高,並且不同於以往老齡化的特徵,開始出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另外在一項35歲至64歲人羣中的20年隨訪結果顯示,我們體內低密度膽固醇的水平越高,未來2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風險就越高。
然而實際上,在確診高血脂的患者人羣中,真正能夠做到積極配合治療的患者少之又少。
同樣是根據臨牀統計數據顯示,確診患有高血脂的患者,能夠堅持用藥治療的人數不到20%。
吃藥看病這4個字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真正堅持下來就很難。
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說,如果只是堅持幾周或者兩三個月吃藥,還能保證每日堅持吃藥。
但如果需要患者每日堅持服藥,而且持續時間可能要好幾年,那麼基本上超過半數的患者都會因爲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出現漏服。
人忙起來,可能連刷牙都能忽略,更何況是吃藥。
而降指針最大的優勢就是便捷,一年只需要打兩次就可以,大大減少了患者每日吃藥、定期注射的痛苦。
目前國內批准使用的降脂針,在完成初次注射和第3個月強化注射治療後,患者只需要每年皮下注射兩次,就能將低密度膽固醇降到原本的50%~60%。
如果降脂針可以全面普及,也就意味着中國很多高血脂患者,不需要承受每日服藥的痛苦,也不用擔心漏服,可以讓藥物的治療效果更爲穩定。
雖然降脂針很好,但大家最關注的問題還是開頭提到的那句話,普通老百姓究竟能不能用得起?
有一點需要大家明確,PCSK9抑制劑並非是指某一單藥物,而是指某一類型的藥物。
截至目前爲止,PCSK9抑制劑在我國一共有4款獲得了批准上市,他們分別是安進的依洛尤單抗、賽諾菲/再生元的阿利西尤單抗、諾華的英克司蘭鈉、信達生物的託萊西單抗。
這幾款降脂真的價格不同,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也不同,銷售數據也不同。
其中大部分的患者還是使用了依洛尤單抗,這款降指針也在2021年時就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去年依洛尤單抗的營收更是高達16.35億美元。是實打實的藥王。
而最近被大家廣泛熱議,被描述爲降脂疫苗的藥物,是去年剛在我國上市的最新款PCSK9抑制劑英克司蘭鈉。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英克司蘭鈉還有一個綽號,叫做萬元降指針,因爲它單支價格高達9988元。
如果完全是自費,在完成前期的療程治療後,每年還要到醫院注射兩針。即使能夠納入醫保,患者需要自費的部分仍然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對一般家庭而言,還是無法承擔。
除了英克司蘭鈉外,國內還有三款降脂針可以注射,雖然會英克司蘭鈉要便宜些,而且也納入了醫保,但對一般的家庭來說,治療費同樣是筆不小的數字。
以降脂針裡的藥王依洛尤單抗爲例,在納入醫保報銷之前,患者完全自費的情況下,每支的價格爲1300元。
雖然現在納入了醫保範疇,價格也下降到了280元。
但依洛尤單抗在治療上,遠不如一年只需要注射兩次的英克司蘭鈉便捷,依洛尤單抗每個月都要注射兩次。
這樣算下來,使用醫保報銷後,患者每年的治療費用也要7000元。
對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來說,七千塊錢甚至是一萬多,他們尚且能負擔。
但是對大部分的普通家庭來說,一年到頭辛苦工作,去掉基本的生活費用後,可能根本就剩不下7000塊。
對比之下,口服的降脂藥物阿託伐他汀,對常見高血脂問題就有明顯的治療作用,而它的價格只要3.6元,即使按照每日20mg的劑量服用,患者每年的藥費也就一百多塊錢。
一個是每月注射兩次,一年要花七八千;一個是每年注射兩次,但一年要花上萬;還有一個麻煩些,每天記得按時吃藥,但是一年只需要花一百多。
對普通家庭來說,估計選擇第三個方案的人會更多一些,畢竟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很難掏這麼多的錢用來治療高血脂。
那麼普通人就只能選擇最廉價的治療方法,不能享受效果更好的治療方案嗎?
並非如此,任何藥物在剛研發出來的時候,都有一個成本回收的時間,所以前期剛上市的時候,價格往往會特別高。
隨着類似的藥物越來越多,研發成本被控制,藥物的價格自然會下降。
到時候配合醫保報銷,普通人也能花小錢治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