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預算做更好運用 卓榮泰:研議增設普發現金不領取選項
▲行政院長卓榮泰接見釋昭慧法師一行人。(圖/記者陳家祥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9)日接見「搶救國庫聯盟」召集人釋昭慧法師一行,他感謝釋昭慧召集人爲國家整體發展用心設想,針對「普發現金」1萬元的領取,提出民間另一種思考與聲音。會後,行政院透過新聞稿表示,卓院長將請財政部後續研議普發現金登記網站建置時,增設不領取選項的可行性,提供民衆多一項選擇,使政府後續能夠將預算做更好的運用。
卓榮泰表示,自美國於臺灣時間4月3日清晨發佈「對等關稅」政策後,行政院便提出880億元支持方案,協助國內產業因應;後續也針對「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及「強化韌性」等四大主軸,擬定《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送立法院審議。而立法院於該三讀通過的特別條例中,新增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預算由原先匡列的4,100億元提高至5,450億元。
卓榮泰指出,行政院認爲立法院新增「普發現金」的程序已違背憲法與法律的精神,但考量來自社會不同需求,因此行政院廣納社會各界意見,重新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第3條、第6條、第9條修正草案,預算規模增至5,900億元,除涵蓋原先設定的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等面向,也納入更多社會需求。而該特別條例續經立法院審議後,特別預算上限調整爲5,700億元,行政院也據此編定特別預算,其中涵蓋2,360億元的普發現金。
接着卓榮泰也提到,受新版《財劃法》影響,115年度中央給地方政府的統籌分配稅款大幅增加4,165億元,且中央增加支應國防、外交、公共建設、科技預算及依法債務還本等經費,舉債已達2,992億元,如再加計特別預算舉債1,008億元,明年中央政府必須舉債4,000億元,這對中央財政造成相當大的考驗與挑戰,也使中央財政面臨拮据和困難。
卓榮泰強調,臺灣身處地緣政治最前線,並遭逢極端氣候的威脅,中央政府需有更多財政能力與彈性應變力,去應付這些挑戰、解決地方需求。同時,總統提出「經濟優先、民生優先、青年優先、弱勢優先」四大優先政策,行政院已整理出相當多後續推動的優先法案,未來也會在立法院開議後陸續提出。
卓榮泰表示,爲落實推動上述政策,需要中央有充裕的財源,但目前中央確實面臨多重壓力,差一點無法籌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同時,如再擴大舉債,更將違反公債法所定流量上限15%。有鑑於此,中央已做若干調控,同時也與地方積極協調事權分配事宜。
卓院長強調,行政院一直認爲在此時此刻,應將全民力量積沙成塔累積起來,從國家整體需求思考,也從政策面研究如何讓國家經濟發展、滿足人民需求、強化國防設備、提升國家安全。感謝釋昭慧法師率領「搶救國庫聯盟」,提出民間另一種思考與聲音,非常感動大家願意在「國家一體」原則上,犧牲自身權利,讓國家未來的發展做更多思考。
隨後,卓榮泰與釋昭慧召集人一行進行意見交流,並請財政部會後研議普發現金登記網站建置時,增設不領取選項之可行性,提供民衆多一項選擇,「把錢留在國庫」,讓政府後續能夠在編列未來預算時,能夠進行妥善運用,例如:國安韌性相關計劃,或者「經濟優先、民生優先、青年優先、弱勢優先」四大優先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