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點頭:將請國發會、央行研設主權基金

李彥秀今關切主權基金議題。(摘自立院直播)

過去政府曾討論主權國家基金,但最後卻無聲無息;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29)日質詢時關切相關議題,並詢問行政院長卓榮泰是否能以院長角度推動主權基金?卓坦言,過去態度較爲保守,但如今願意以積極態度應對,他承諾會請國發會、央行及所有財主單位同時列出專案,提出報告後再研究後續如何進行,他也會以院長身分直接瞭解。

李彥秀今關切主權基金議題,卓榮泰坦言「我們也很想成立主權基金」。李隨後表示,近期美國要成立主權基金,川普要求財政部、商務部設立美國主權財政基金,資金來源主要是關稅。她說,主權基金主要來源是國家財政盈餘、外匯存底、自然資源出口盈餘,由政府管理。

李彥秀表示,國家主權基金可以發揮國家主權影響力,全世界大概有90個主權基金,總金額達8兆美元,臺灣沒有成立主權基金,已經落後全世界很多國家,所以期待儘快建立主權基金,若有盈餘,不要說補貼臺電,撥補勞、健保都有足夠資源,財政上較無後顧之憂。

李彥秀強調,主權基金具有國家戰略價值,對外也有主權影響力,例如新加坡有淡馬錫基金、GIC基金,都是投資科技醫療業,前幾年疫情時,因爲淡馬錫基金有投資BNT,所以當時新加坡人能施打第一批疫苗,也沒有後顧之憂,也因此創造很多財富。「主權基金參與全世界主流趨勢的發展,投資國外也創造財富」。

她說,新加坡總財政收入達到1500億新幣,淡馬錫、GIC主權基金就高達271億新幣,也就是整個新加坡政府的盈餘有五分之一是靠主權基金收入,只要投資正確、穩當,收入就不錯。而GIC主權基金也是臺積電的第二大股東,去年就獲利4千億臺幣,「臺積電的努力,新加坡人民也分了一杯羹」。

李彥秀說,國家主權基金對國家主權有其重要性,包跨戰略價值、創造人民財富,有重要目的在。國發會是否有就此做過報告?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迴應,兩年前大概有做過討論,其實現在也有類似的機制,例如臺杉基金;李隨即表示,這跟國家基金不同層級。

李彥秀說,國家主權基金在2023年11月討論後就無聲無息,如果卓榮泰給予正面答覆,那就要儘速研究,這將是卓內閣一大政績,應該積極推動。央行在這件事也是持正面態度,但有三主張,第一,需有專法;第二,不能球員作裁判,需成立公司管理;第三,遵守聖地牙哥原則,資金來源應由政府統籌規劃,可以向外匯存底買、借,但不能無償撥用。

李彥秀重申,主權基金從國家戰略、財政角度,甚至是國際能見度來看,對中華民國站上國際舞臺有正面幫助;我們能不能像川普一樣,拿出魄力,一年內就要設立?卓榮泰可否更加正面地答覆,設置專法處理?且端看資金規模,拿外匯存底的一成至少就有兩兆。

卓榮泰說,國家發展到現在,經濟能力、財政能力跟科技產業的發展能力,都足以能重新考量。「過去對國家主權基金的設置比較保守,認爲有起有落,我方禁不起大變動,擔憂經營不善、不佳」。但現在各方面條件比較足夠的情況底下,考量國家的財政能力,要考慮的是基金的規模要多大、專法又要如何管理、投資的方向要怎麼訂定,以及怎麼做公平的機制。

卓榮泰表示,「我們願用積極的方向,用積極的態度,過去較保守」。李彥秀追問,多久時間可提出具體方向?卓榮泰表示,日前已跟央行總裁做過非正式的討論,他會請國發會、央行跟所有的財主單位同時列一個專案,提出報告之後,再來研究後續如何進行;目前來看,願意用比較積極的方向就此事討論,盼儘快能做個結論,告訴國人何時要做到什麼事情,「我會直接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