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海縣多個商家直播帶貨玉石珠寶以假充真、虛假宣傳被整治

江蘇省連雲港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4月17日公佈2025年水晶珠寶、循環經濟領域專項整治典型案例(第二批)。此次公佈的8個案例中有4個涉及水晶珠寶商品,其中3個商家在網絡視頻平臺上直播帶貨銷售。

陳某建銷售以假充真產品及虛假宣傳案

2024年9月,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陳某建位於東海縣石榴街道柳汪村創客大廈的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現場查見大量假冒珠寶產品,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扣押假冒珠寶首飾等產品共25902個。經查,陳某建僱傭員工在抖音平臺開通直播間“潤棠灣商行”“YS餘生藏品”,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以普通飾品冒充珠寶首飾銷售。現場扣押的產品經檢測,產品材質均爲玻璃和塑料。當事人在直播銷售時宣稱和田玉手鍊“它是來自於新疆的籽料和田料”,北極寒冰玉手鐲“馬裡諾亞海溝的料子”“這款手鐲裡面帶有一種很稀有的元素,叫做藍銅胜肽元素”“它是決定到你們的年齡是否能夠老得慢的”等。陳某建對所售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的上述宣傳,均爲虛假的商業宣傳。陳某建銷售以假充真產品和對所售商品作虛假的商業宣傳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該局決定對涉案25902個以假充真產品予以沒收,並對陳某建處罰款20萬元。

於某林虛假宣傳案

2024年12月,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於某林涉嫌虛假宣傳一案立案調查。經查,於某林在直播時使用的網名叫“普善”,通過虛構一個假的人設,自己編造劇情,吸引流量,直播帶貨。於某林直播帶貨的產品有兩種,分別是能量柱、五行乾坤盤,均與能量、風水等內容有關。在其中一場直播中,於某林飾演的是一個頭部受傷躺在牀上的人物形象,頭部是被一個虛構的壞人打傷的。於某林通過編譯虛假的劇情博取消費者同情和關注,等到人氣上來之後,就上架上述產品直播銷售。宣稱這個產品有宅鎮擋煞化外界負能量等功效,並介紹說產品有補充能量、改善家裡的磁場等和風水有關的作用,目的是爲了誤導消費者購買其銷售的產品。於某林通過直播方式,對經營主體的身份及商品的功能等作虛假的商業宣傳,違反了《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第八條第一款第(二)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該局依法對於某林處罰款5萬元。

可語靈珠寶商行銷售以假充真產品及虛假宣傳案

2024年9月,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當事人位於東海縣石榴街道講習村的直播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並依法扣押了現場查見的涉嫌假冒翡翠產品661個。經查,當事人通過抖音賬號“久福珠寶”直播銷售翡翠製品。被查扣的產品經檢測,實際材質爲石英岩玉(染色)和翡翠(處理),屬於假冒翡翠產品。當事人在銷售過程中,將實際材質爲石英岩玉(染色)和翡翠(處理)的飾品摻入翡翠材質飾品中混合銷售。當事人在直播宣傳過程中,介紹產品材質均爲翡翠,其目的是爲了增加消費者的辨識難度,通過誤導消費者來賺取利潤。當事人銷售以假充真產品和對所售商品作虛假的商業宣傳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該局決定對涉案661個假冒翡翠產品予以沒收,並對當事人處罰款8萬元。

彭某銷售以假充真產品及虛假宣傳案

2024年7月,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彭某位於東海縣牛山街道和平東路東天橋向西可美超市對面296號3樓的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並依法扣押了現場查見的涉嫌假冒水晶產品1916件。現場扣押的產品經檢測,產品材質均爲玻璃和塑料。經查,當事人在直播銷售時宣稱實際材質爲玻璃的“和田玉”:“天然晶石爲大自然孕育,取材自然,存在液體、氣體和固體、天然棉絮等情況屬於正常現象,是大自然留下的印記證明哦。”爲了提高銷量,當事人對產品的材質、質量均做了虛假宣傳。彭某銷售以假充真產品和對所售商品作虛假的商業宣傳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該局決定對涉案1916件以假充真產品予以沒收,並擬處罰款14.5萬元。

此前有人假冒和尚帶貨“普陀山加持法物”被罰款

此前的3月10日,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公佈2025年水晶珠寶、循環經濟領域專項整治典型案例(第一批),其中也有兩個案例涉及直播銷售。

2024年12月,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王某勇位於東海縣洪莊鎮的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檢查發現王某勇裝扮成和尚,先後在微信視頻號、抖音平臺直播並銷售飾品,直播賬號暱稱中帶有“普陀山”字樣,發送的彈幕含有“普陀山加持法物,帶有開光證書”等相關文字信息。經查,當事人銷售的產品不是普陀山文創商品,也沒有經過“開光”,該直播場所及人員均與普陀山無關聯。當事人王某勇在直播銷售時虛構與普陀山關聯的相關身份、信息,目的是讓消費者誤以爲當事人是宗教人員、在宗教場所銷售有特定宗教寓意的產品,誘導消費者購買相關產品。

當事人在直播過程中虛構與普陀山關聯的相關身份、信息,對經營主體及商品的來源、資格資質等作虛假的商業宣傳,違反了《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第八條第一款第(二)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爲,並處罰款60000元。

2024年8月,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張某位於東海縣黃河路的直播間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現場查見大量假冒珠寶產品,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扣押假冒黃金製品、假冒翡翠、假冒和田玉、假冒寶石等產品共43074件。經查,張某在抖音平臺開設店鋪直播銷售假冒珠寶首飾產品。現場扣押的產品經檢測,假冒黃金製品未檢出來黃金含量,其餘假冒珠寶產品的檢驗結果均爲玻璃和塑料。直播間主播在直播銷售時,劇情設定爲主播阿杰在非洲礦區直播,被礦主綁架扣留,還沒有回國,暴力逼迫其要求賣的貴一點。宣傳內容爲“這顆是正宗的緬甸抹谷鴿血紅紅料”“南非之星”“底託是正宗18C的,這不是說別人家那種鍍膜的鍍層的,不是通體的,我們這是通體的”“一克拉這東西沒有低於一W的”“爲了自己,爲了健康”等。張某對所售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的上述宣傳,均爲虛假的商業宣傳。

張某銷售假冒僞劣產品和對所售商品作虛假的商業宣傳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爲,沒收涉案產品43074件,並處罰款265000元。

公開資料顯示,東海縣是著名的世界水晶集散地和東方石英中心,擁有全國最大的水晶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