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 "追漲殺跌" 頑疾!財政部推險資長週期投資考覈,增加五年週期指標

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週期考覈機制再完善,新增5年週期指標。

財政部近日印發《關於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週期考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從制度層面完善保險公司績效考覈體系,強化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助力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通知》要求,將淨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調整爲“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五年週期指標”,權重分別爲30%、50%、20%。

同時,將資本保值增值率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爲“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五年週期指標”,權重分別爲30%、50%、20%。

根據《通知》,上述長週期考覈要求自2025年度績效評價起開始實施。

《通知》指出,國有商業保險公司要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加強資產和負債在期限結構、成本收益、現金流等方面匹配管理,進一步優化資產配置,合理確定權益投資比例,把握好投資收益和風險平衡,實現所有者權益穩定增長和國有金融資本保值增值。

中國人壽集團相關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表示,《通知》有利於支持國有保險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完善投資和業務戰略佈局,持續加大服務國家發展目標和實體經濟力度;二是有利於更好引導國有保險資金充分發揮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優勢,認真踐行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理念,積極提高權益類投資佔比,推動資產投資與保險負債更爲匹配的同時,增加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助力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三是有利於促進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高質量發展。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向界面新聞表示,破除“短視考覈”,重塑投資邏輯。將淨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標考覈週期拉長至3-5年,並賦予更高權重,迫使保險公司從“追漲殺跌”轉向“價值深耕”,減少短期波動對投資決策的干擾。

田利輝同時指出,考覈週期延長後,險資可大膽配置新能源、芯片、高端製造等長週期產業,通過股權投資、產業基金等形式,爲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升級注入穩定資金。此舉既契合國家戰略,又能通過產業協同獲取超額收益。

“長週期考覈本質是'以時間換空間',通過制度設計讓險資迴歸'耐心資本'本源,既爲資本市場注入穩定性,又爲實體經濟提供長期動能,堪稱'一箭雙鵰'的改革舉措。”田利輝向界面新聞指出。

今年,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積極爲保險資金入市 “鋪路搭橋”。先是上調了部分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例上限,最高可至50%。隨後,開展第二批、第三批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先後批覆試點資格總金額達1720億元,鼓勵保險資金以長期投資的視角參與股市。

不僅如此,相關部門還明確計劃,下一步將把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的風險因子調降10%,通過優化風險評估,進一步激發保險公司加大入市的積極性。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餘額達到34.93萬億元。在這龐大的資金體量中,人身險、財產險公司的股票投資佔比分別爲8.43%、7.56%。考慮到當前保險資金股票投資比例與平均政策上限25%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潛力巨大。

有分析指出,若保險資金增配1%的股票資產,預計將爲市場帶來約3500億元的增量資金,這無疑將爲資本市場注入強大的活力,推動市場進一步發展 。

田利輝告訴界面新聞,險資作爲長期機構投資者,減少頻繁調倉行爲,有助於緩解A股“散戶化”導致的波動性,推動定價權向基本面迴歸。同時,險資對基建REITs( 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 )、綠色債券等領域的配置,將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提升社會資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