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解讀|不僅“看當年”,還要看三年、看五年,長週期考覈引導險資“長錢長投”
專爲保險業 打造的垂直新媒體平臺
險資迎來重要制度突破,“長錢長投”也有了更爲完善的制度保障。
記者獲悉,今日財政部印發了《關於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週期考覈的通知》(下稱《通知》),進一步加強對國有保險公司的長週期考覈,不斷提升經營管理能力。
從《通知》核心內容來看,頗受市場關注的是將淨資產收益率指標由“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調整爲“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五年週期指標”,權重分別爲30%、50%、20%;將資本保值增值率指標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爲“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五年週期指標”,權重分別爲30%、50%、20%。
早前的保險資金考覈體系,相對注重當前年的盈利水平,權益市場短期波動會直接影響公司當期業績表現,因此保險資金對資本市場短期波動的容忍度不高,難以踐行長期投資理念。
市場人士普遍認爲,在長週期考覈落地之後,利於保險資金進一步發揮長期資本屬性,不懼怕市場短期波動,加大入市力度,從方向上來看,有利於盤子大、股價穩、分紅高,且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股票。
對於《通知》下發,業內已有預判,也有機構人士持有較爲謹慎的態度,其表示考覈機制影響是一方面,但是否要加倉權益,還要綜合多因素而決定。
作者|藍鯨新聞 李丹萍
有效熨平短期市場波動對業績的影響
考覈週期短,是多年來制約商業保險資金、年金基金等一些中長期資金擴大A股投資的重要卡點之一。若實施長週期考覈,能有效熨平短期市場波動對業績的影響。
此次《通知》旨在推動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建立“三年以上長週期考覈”機制,最大的看點在於考覈制度的明確。
一是將經營效益類指標淨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調整爲“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五年週期指標”,權重分別爲30%、50%、20%。以推動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更加註重長期收益、防範短期行爲,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是將經營效益類指標(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爲“當年度指標+三年週期指標+五年週期指標”,權重分別爲30%、50%、20%。以降低市場波動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當年績效評價結果的影響,有助於引導其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更好發揮其長期機構投資者作用。
上述長週期考覈自2025年度績效評價起開始實施。
圍繞不斷提升經營管理能力,《通知》還要求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注重穩健經營,增強投資管理能力。
具體來看,一是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加強資產負債在期限結構、成本收益、現金流等方面匹配管理,優化資產配置,把握好收益和風險平衡,實現所有者權益穩定增長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二是注重穩健經營。完善內部中長期考覈機制,加強投資組合管理,挖掘優質投資標的,增厚長期穩定收益,更好發揮保險資金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壓艙石”作用,積極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是增強投資管理能力。嚴格執行並持續完善內部投資管理制度,完善投資決策程序和風險評估體系,進一步加強投資決策管理、交易管理、投後管理。
“此項《通知》,是落實六部門在年初聯合印發的《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在技術上清晰界定了指標的計算口徑、權重分佈和實施時間,確保中央關於鼓勵長期資金入市的要求得以儘早落實。”天職國際保險諮詢主管合夥人周瑾在接受藍鯨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其表示,保險公司在落實長週期考覈制度的時候,還需要同步對內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進行更新,相應在財務、風控、交易、績效等方面做好配套調整。
廣發證券指出,《通知》將淨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這兩大關鍵指標的評價方式進行了調整,將三年、五年的長週期考覈權重提升至70%。長週期考覈的落實,將有效降低市場短期波動對保險資金投資決策及行爲的干擾和影響,一方面對於穩定市場運行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保險資金髮揮長期資金屬性,獲得良好的長期投資回報,緩解保險資金面臨的利差損挑戰。
預計險資會進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險資是天然的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長週期考覈是提升各類資金市場投資穩定性和積極性的關鍵舉措。
對於《通知》的出臺,業內保險機構也積極表態。中國人壽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通知》一是有利於支持國有保險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完善投資和業務戰略佈局,持續加大服務國家發展目標和實體經濟力度。
二是有利於更好引導國有保險資金充分發揮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優勢,認真踐行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理念,積極提高權益類投資佔比,推動資產投資與保險負債更爲匹配的同時,增加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助力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三是有利於促進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高質量發展。《通知》規定更加契合保險尤其是壽險的經營屬性,從跨週期視角,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的評價體系,降低短期經營波動對績效評價結果的影響,能夠更爲客觀地評價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結果和風險水平,必將有力推動其長期穩健經營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在當前背景下,需要充分發揮國有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上的優勢,踐行價值投資理念,爲穩定資本市場和支持國家戰略發揮更重要的功能作用。從保險公司自身的資產負債管理和穩健經營的角度看,在當前利率持續下行的趨勢下,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分享權益資產長期升值的盈利,也是行業應對利差損風險和穿越週期投資的必然選擇。”周瑾指出,《通知》使得長週期考覈機制具操作層面的具體指引,並加速在佔據行業主導地位和主要份額的國有保險公司實施,可以給行業樹立標杆,並進而影響其他所有制的保險公司乃至其他類型的資金提供方。
“從市場的角度看,在長週期考覈落地之後,險資會進一步加大入市力度,有利於盤子大、股價穩定、分紅高、並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股票。”其補充道。
此外,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也會有效提高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降低市場波動,大幅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強化資金與市場的良性互動。
今年來,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積極引導支持保險資金入市,動作頻頻,包括上調部分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最高可達50%;開展第二批、第三批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先後批覆試點資格總金額1720億元。此外,下一步還計劃將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的風險因子調降10%,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據富國基金測算,險資預計若用足權益資產比例上限可帶來1.66萬億元增量入市資金。從實操層面看,截至2024年末,上市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150%-300%區間,《通知》下對應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爲30%-40%,2024年保險資金“股票+證券投資基金”的實際配置比例在10%-20%之間,仍有較大理論上限空間。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34.93萬億元,其中人身險、財產險公司的股票投資佔比分別爲8.43%、7.56%,相較監管上限仍有較大空間。據多家機構分析,險資投資權益類資產佔比每提升1%,即可爲市場帶來約3000億元增量資金。
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內容聯絡:1316141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