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揭光電申設7大疑義 籲政院防範不法
全臺光電場爭議頻傳,監院揭發成果不如預期,並遭不法勢力介入干擾。 圖爲因丹娜絲颱風造成嚴重受損的光電板。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臺多個光電場爆發爭議事件,引發民怨,監察委員紀惠容等人申請主動調查「太陽光電申設相關疑義」案,監察院昨天公佈該案調查報告,除指出發展成果不如預期,也點出期間面臨不法勢力干擾,行政院應督導經濟部及農業部,明確化審查規範,強化協調與思考如何防範不法。
監察院昨發出新聞稿,指通過監委紀惠容、田秋堇、範巽綠有關「太陽光電申設相關疑義」案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點出七大問題:綠電發展推動不符預期、光電發展面臨不法勢力干擾、光電申設審查標準不一、地面型光電常受「與農爭地」批評、漁電共生容量不如預期,光電案場部分業者貿然採「以小搏大」策略,後續難以支撐,以及光電回饋金制度應明確與透明化。
其中,綠電發展推動不符預期部分,行政院規畫於今年達成再生能源佔比二成及光電發電量廿百萬瓩目標,但截至去年底,太陽光電實際設置量僅達十四點二八百萬瓩,當中有機關間協調不足、審查程序繁瑣等問題,行政院應強化協調與整合。
此外,漁電共生容量不如預期,臺南市前年漁電共生案場通過率甚至不到一成;至於地面型光電常受「與農爭地」批評,行政院應督同內政部、農業部及經濟部,整體檢視能源發展與國土利用規畫,兼顧糧食安全與能源轉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