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開酸「是陳智菡主動接觸」:沒有要把柯文哲關到死

北院今天上午10時重開羈押庭,並要求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右)、應曉薇上午9時先到法警室報到。記者葉信菉/攝影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本月5日一審裁定以7000萬元交保,二審撤銷裁定,臺北地院今重開羈押庭。檢察官論告對民衆黨以臉書帶風向表示,柯的辯護人「切割」柯與臉書關係,「如果辯護人要說臉書帳號遭盜,檢察官也只能說尊重」。

主任檢察官林俊廷表示,柯交保之後檢方並未馬上抗告,沒有要把柯文哲關到死; 但柯後來的政治性語言、及混淆視聽帶風向部分有必要澄清。林說,柯交保後的9月9日違反法律規定接觸證人,檢方的抗告不是對柯說「查了一年沒查到」的講法而提出。

林俊廷表示,政治語彙檢方可以不理會,真正有問題的是柯交保後接觸民衆黨立院黨團主任陳智菡、臺北市議員陳宥丞,柯不遵守裁定是很基本的事。

林俊廷說,柯文哲案後續要傳喚證人如李文宗、李文娟、沈慶京、黃珊珊與吳順民等,待證事項均涉及柯競總、木可公司的財務,柯會不會對證人有實質影響力?從上週民衆黨秘書長周榆修出庭做了僞證即可以看出端倪。

林俊廷表示,以士林地院承審身障關懷協會公益侵佔案爲例,法官也羈押被告,柯如果交保會不會去找已認罪的鼎越開發前董事長朱亞虎?會不會去找陳智菡討論競選小物怎分潤?會不會去找市府員工談京華城案?都有疑問。

林俊廷說,誠如辯護人所言,柯文哲是「被動」接觸陳智菡,「難道是陳智菡主動去接觸柯文哲嗎?」此外,再依外界以臺北市議員陳怡君二審自爲裁定交保爲例,林俊廷說,那個案子與「柯案」明顯不同。

林俊廷說,「陳怡君案」有人認罪、犯行且單一,而柯文哲與證人間關係密切,之前柯曾撕掉指示「橘子」許芷瑜出國的筆記、又指示木可公司就帳目自我檢查,另案臺北市議員陳重文也犯貪污等多罪,一樣是等到審理中證人全部詰問後陳才交保,法官並未用罪名區分交保或不交保。

至於民衆黨以臉書帶案件風向爭議,林俊廷表示,每回開庭社羣都在批評證人,他相信是小編在管理、在發文,不過,柯有授權小編髮文;林說,柯文哲的辯護人「切割」柯與臉書的關係「如果辯護人要說臉書帳號遭盜,檢察官也只能說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