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婦人棄高薪返鄉種苦茶 3年增產6倍成「綠金」達人
邱婉琪強調,人生沒有一定的答案,只要用心去做,就會有收穫。(呂妍庭攝)
遠嫁印尼,定居新加坡多年的邱婉琪,幾年前父親過世,留下的一片土地,讓她有機會返臺從農,爲實踐無毒種植理念,邱婉琪2022年在嘉義縣中埔鄉買下一處山間廢棄檳榔園,砍除檳榔改種300多株苦茶樹,進一步將農民學院、嘉義大學上課的知識應用在6.7分地的「實驗農場」上,經過3年用心管理,產量成長6倍之多,現半路出家的邱婉琪,仍持續不斷在家鄉臺灣創造自己的「綠金」事業。
苦茶樹的果實只能靠人工採收,十分費工。(呂妍庭攝)
邱婉琪因在日本留學唸書,認識印尼籍先生,結婚後定居新加坡,爲了幫孩子準備營養便當,開啓她的餐飲事業,在國外奮鬥多年,因一塊父親留下的土地,讓她得以實現從產地做起的夢想,甚至爲了從農,上了很多課程,因此結識全臺各地農民朋友。
今年60歲的邱婉琪說,她因病切除膽囊,對油敏感,需控制飲食,加上媽媽長年吃苦茶樹面線,讓她開始研究苦茶油,更因緣際會到中埔鄉買地、種苦茶樹,在臺中農改場博士陳俊位及梅山油茶育苗場老師李坤霖指導下,她嘗試許多方式進行田間管理。
透過各種研發、製成產品,邱婉琪把小小一顆苦茶運用到淋漓盡致。(呂妍庭攝)
邱婉琪說,她的田間管理類似「粗放」,運用液肥施肥,夏天3個月不除草保持土壤溼度,並將苦茶粕、茶殼灑在樹下農廢再利用,養出強健的苦茶樹,面對丹娜絲颱風侵襲,果園絲毫無損,現產量更從前兩年100公斤、300公斤,到今年預計會超過600公斤。
邱婉琪研發各類苦茶產品,保養品目前主要在印尼、新加坡銷售。(呂妍庭攝)
邱婉琪研發各類苦茶產品,如保養品、清潔劑及牙膏等。(呂妍庭攝)
邱婉琪說,透過一連串的栽種技巧,她種出的苦茶果實呈現紫紅色,有別一般的青綠色,看起來就像小蘋果,現在她更努力研發各類苦茶產品,如保養品、清潔劑及牙膏等,還將原本農業廢棄物「茶殼」做成飲品,把小小一顆苦茶運用到淋漓盡致。
邱婉琪在嘉大退休教授翁義銘等人指導下,研發相關產品參加新加坡FHA國際食品展,翁義銘形容邱婉琪是個「問題學生」,上課時都會問大量問題,非常上進,更將理論應用於實際產品,包括苦茶油產品在包裝前抽真空去除氧氣,充填高純度食品級氮氣,隔絕油品與空氣接觸,可有效防止油脂氧化酸敗,延長保鮮期。
遠嫁印尼,定居新加坡多年的邱婉琪,因父親過世,讓她有機會返臺從農,更成爲「苦茶樹達人」。(呂妍庭攝)
半途出家,現被稱爲「苦茶樹達人」的邱婉琪說,她只是想把臺灣在地非常好的農產品分享給大家,強調人生沒有一定的答案,只要用心去做,就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