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番路柿子受災減產6成 農會研發新產品提升附加價值
嘉義縣番路鄉柿子今年受颱風、豪雨及冰雹影響減產,產量只剩4成。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番路鄉是全臺最大柿子產地,種植面積約200公頃,今年受風災影響減產,收成率只剩4成,番路鄉農會啓動柿青保價收購,研發脫澀專利技術,也開發沐浴用品等,10月4日起將舉辦一系列柿子節活動,縣長翁章樑今參加宣傳記者會推廣,助柿農產銷。
番路鄉農會總幹事趙幸芳說,今年柿子受氣候影響減產,很多果實都被颱風、豪雨及冰雹打掉。往年柿子收購平均行情每臺斤約15元,農會保價收購依照規格計價,從13元到23元不等,收購價高於市場行情,簽約期自今年到2027年,穩定價格保障農民收益。
番路柿子節系列活動共5場次,10月4日至5日在飲冰柿茶集展售農特產,首日將舉辦健走活動,10月5日在觸口遊客中心舉辦茶推廣活動暨健走活動,10月11日至12日在半天巖紫雲寺舉辦柿子節暨水資源宣導活動,10月18日至19日在二延平步道舉辦茶席體驗暨健走活動。
番路鄉農會理事長黃瓊賢表示,農會今年與嘉義大學攜手合作,以柿葉研發沐浴用品,包括洗髮露、潤髮乳、沐浴露、洗手慕斯等,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利潤回饋至果農收購價;農會研發新型柿子快速脫澀技術,將小蘇打粉、檸檬酸依比例調製,今年成功申請專利。
番路鄉農會表示,柿青保價收購價7兩以上每臺斤23元、4.5兩以上每臺斤20元、3.5兩以上每臺斤13元,番路柿子種植面積約200公頃,每公頃正常產量3萬臺斤,可望達600萬臺斤,但今年受氣候影響收成率剩4成,實際收購量約240萬臺斤,將持續保障果農收益。
嘉義縣番路鄉農會研發柿子快速脫澀技術,將小蘇打粉、檸檬酸依比例調製。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長翁章樑今天參加番路鄉農會宣傳記者會,大讚介紹番路柿子的影片流量爆紅。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番路鄉農會與嘉義大學合作研發柿葉沐浴用品。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番路鄉柿子今年受颱風、豪雨及冰雹影響減產,產量只剩4成。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番路柿子節10月4日起登場,結合市集、路跑活動助果農行銷。記者黃於凡/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