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輕急症中心上路成效不如預期 馬偕院長張文瀚點出三大問題
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說,UCC新制上路主要遇到三大問題,包括未廣泛宣傳普及度不高、就醫就近性不高及民衆信賴感仍須提升,衛福部需廣泛宣傳。但是否真的能降低急診壅塞情形,還需一段較長的時間加以觀察。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試辦計劃,全國13個據點昨正式上路,但僅有一六九人就醫。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指出,新制上路主要遇到三大問題,包括未廣泛宣傳使普及度不高、就醫就近性不高及民衆信賴感仍須提升。
「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昨天上路,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全國13個試辦據點,僅2處就醫人次超過10人,以臺南市中西區的永川醫院達108人次最多,其他幾乎只有個位數。
張文瀚說,民衆就醫首先在乎就近性,生病時常選擇住家附近醫療院所;其次是信賴感,選擇信賴的醫師、醫院。UCC新制剛上路,普及度不高,民衆多不瞭解,且可能是地點的關係,就醫可近性不高。他表示,民衆對UCC的信賴感有待建立,「這是有條件就醫,不會像商場一樣涌入人潮」,衛福部需廣泛宣傳。
「應給予UCC一段時間,但一定要讓民衆知道。」張文瀚指出,民衆從瞭解、認知到改變就醫習慣,往往需要3至4周,因此,UCC是否改變民衆就醫習慣,至少須觀察一個月。特別是,民衆不會一直生病,一旦生病就會去熟悉的醫療院所,必須靠不斷的傳播訊息,「慢慢的、慢慢的改變」,相信可以改變一些民衆的就醫習慣。
UCC設立目的,希望降低醫學中心急診負荷。張文瀚說,臺北及淡水馬偕醫院一年急診就醫人次,高達19萬人次,「量能真的很大」,患者依急診檢傷分類多爲三級以上,四、五級的輕症患者不多,由於該院急診人次多,UCC對該院降低急診量能效果有限,且民衆無法分辨自己病情,即使是有發燒症狀的三、四級患者,也可能演變爲重症,部分民衆還是選擇到醫院急診就醫。
張文瀚表示,對於政府用心設立UCC,想要改變民衆就醫習慣,讓輕症患者到基層醫療看病,這值得肯定,但是否真的能降低急診壅塞情形,還需一段較長的時間加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