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攜手超微 挑戰非輝達供應
這筆交易不僅爲超微即將推出的晶片帶來了,除了OpenAI外的另一個大客戶,也讓甲骨文得以擴展其處理器產品線,尤其是在企業爭相獲取用於開發人工智慧的運算能力之際。
針對合作消息,兩家公司聯合聲明:「隨着下一代AI模型的發展已經超越現有AI集羣的極限,對大規模AI運算能力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長。」
甲骨文雲端基礎建設資深副總裁巴達(Karan Batta)接受CNBC採訪時,說道:「我認爲未來客戶會非常地接受超微的晶片,尤其是在推理領域。」
根據CNBC報導,超微的Instinct MI450是旗下首款能組裝更大機架的AI晶片,能使最多72片晶片協同運作,對於創建、部屬最先進的AI演算法幫助甚大。
目前輝達的晶片在資料中心的GPU市佔中,以9成的市佔率佔據着主導地位。
雖然9月時輝達投資OpenAI高達1,000億美元,展開戰略合作關係,但OpenAI仍是計劃與美國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合作社計自己的晶片,背後原因就是面對快速成長的AI需求,需要更多供應商的AI晶片來滿足算力需求。
今年9月OpenAI攜手甲骨文,達成了一項爲期五年的雲端運算協議,該協議估值高達3,000億美元,爲史上最鉅額的雲端運算交易,使輝達獨佔算力寶座的地位逐漸受到挑戰。
如今甲骨文與超微展開合作,爲雲端巨頭嘗試輝達以外的算力選項,再添上一筆紀錄。
談起自家商品,巴達表示:「我認爲AMD做得非常出色,就像輝達一樣,我認爲兩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產品定位。」
據路透社報導,甲骨文與超微合作的「AI 超級集羣」,將採用超微的「Helios」機架設計,積極效仿輝達目前正在銷售的機架系統,即包含了GPU和CPU的全整合系統,顯示超微正積極成爲輝達外的最佳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