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間體護架11月起不準自費?健保署澄清:形同打8折 估萬人受惠
衛福部健保署證實,11月1日起,將針對具特殊功能、新材質的「脊椎間體護架」(CAGE),以差額負擔方式納入健保,但民衆並非「不能直接自費使用」,而是以健保給付20%,民衆自費80%方式,形同價格「打8折」。本報資料照片
有外科醫師在臉書發文指,下個月起脊椎手術支架全數納入健保,擔心患者無法直接自費使用,臨牀醫師增加文書申請量。對此,衛福部健保署指出,11月1日起,將針對具特殊功能、新材質的「脊椎間體護架」(CAGE),以差額負擔方式納入健保,但民衆並非「不能直接自費使用」,而是以健保給付20%,民衆自費80%方式,形同價格「打8折」,減輕治療經濟負擔。
脊椎間體護架用於退化性椎間盤疾病、脊椎嚴重滑脫患者手術,可幫助提升植入人工骨融合率,爲常見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說,11月起所有脊椎間體護架都需要申請通過才能使用、患者無法自費的說法並非事實,基於臨牀病人治療需求,從民國108年起,與相關醫學會力及9次溝通,並與醫材業者協商獲得共識,並經醫材共擬會同意、健保會討論後,通過特殊功能、新材質品項給付。
健保目前全額給付的脊椎間體護架材質爲「聚醚醚酮」,近年新型醫材研發,包括使用鈦金屬、混合材料等製成,或有特殊功能等,適用術式多元,且與病人組織融合性較佳。龐一鳴表示,11月1日起,這些特殊功能、新材質脊椎間體護架,以「民衆自付差額」方式納入健保,分18種次功能分類,訂定不同給付規定,這些項目覈定費用落在4萬4205元,至15萬9707元間。
龐一鳴指出,這類品項自付差額,健保給付比率20%,落在8841至3萬1941點之間,其餘費用則由民衆負擔,與過去自費時相比,民衆需負擔額度大約是打8折,健保挹注經費2.2億元,預估每年1萬人受惠,盼患者在健保基本保障之外,能有更多機會選擇不同醫材項目,現行給付項目不受影響,醫師可依病情與患者討論,選擇最合適醫材。
健保署指出,護架給付條件爲頸椎須爲椎間盤廣泛切除、不穩定狀況,且每一節段限用一個護架;腰椎部分適用於滑脫大於一級、脊椎變形導致嚴重疼痛或藥物治療無效等。隨着人口高齡化,脊椎退化性問題日益普遍,本次加入給付後,脊椎間體護架成爲健保第12類可供民衆自付差額的特殊醫材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