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煮前別用水洗 一票人搞錯 食藥署給答案

不少網友表示會先洗過,再汆燙、烹調,但食藥署表示先用清水清洗是錯誤方式。(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一名女子好奇料理生鮮肉時,究竟該不該先用清水清洗,將其PO上網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表示會先洗過,再汆燙、烹調,但食藥署說,先用清水清洗是錯誤方式,因生鮮肉品可能帶有沙門氏菌,清洗過程恐水花噴濺,反而會增加沙門氏菌感染風險,導致噁心、嘔吐、腹瀉、發燒、腹部絞痛等症狀,直言「沙門氏菌真的很不好對付」。

原PO於臉書社團「家常菜」表示,生雞肉究竟該不該清洗?不洗又覺得不太乾淨,洗了又怕有問題,到底正確作法是什麼?

貼文引起熱烈討論,網友說,「不用洗啊,煮的時候都超過100度,早就高溫殺菌了」、「不洗,但一定要煮熟纔可以」、「我會洗一下再去汆燙」、「洗一洗比較安心」、「你的手摸過生肉,一定要仔細清洗再去碰其他物品,這點比較需要特別注意」、「我會洗」、「生豬肉或雞肉我一律都會洗,汆燙後才烹調」。

食藥署曾在臉書指出,許多人購買魚類或雞肉回家後,習慣在下鍋前先清洗,但這個作法反而增加病菌感染的風險,因家禽類易帶有沙門氏菌,建議直接使用熱水汆燙比用清洗更安全。

食藥署解釋,清洗時容易造成水花飛濺,讓沙門氏菌沾染廚房其他區域,若不慎感染,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發燒、腹部絞痛等症狀,強調「沙門氏菌真的很不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