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理財熱度降溫? 金管會:謹慎樂觀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機器人理財開辦業者共有17家,含銀行10家、投信4家、投顧3家,資產規模爲148.52億元。圖爲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機器人理財市場發展緩慢?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機器人理財開辦業者共有17家,含銀行10家、投信4家、投顧3家,資產規模爲148.52億元,仍不敵一檔ETF平均破200億元的規模,且野村投信自11月1日起終止機器人理財業務,等於又少一家業者提供機器人理財服務,金管會證期局認爲,目前仍有新增業者申請該服務,抱持謹慎樂觀態度。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野村投顧即將終止機器人理財(自動化投顧)服務,此爲公司基於商業考量所做的決定。依規定,業者若要新增自動化投顧服務,須檢具書件送交投信投顧公會審查,目前有一家業者正在申請中;但若業者決定終止該項服務,則不需另行向主管機關申請覈准。至於野村投信的客戶後續處理,已與客戶協議終止契約,保障客戶權益。
黃厚銘認爲,任何新興金融服務的發展都需時間累積,雖然有業者退出,但也有新業者準備加入,且該市場仍呈現成長趨勢,顯示市場仍具潛力,抱持謹慎而樂觀的態度。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機器人理財服務的資產規模爲148.52億元,客戶人數爲22.7萬人,分別年成長42.9%和11.85%,機器人理財資產規模前三大銀行分別爲國泰世華銀26.67億元、一銀25.75億元和華南銀21.02億元;規模前三大投信爲復華投信4.42億元、野村投信2.31億元、國泰投信0.19億元;規模前三大投顧爲阿爾發投顧16.41億元、富蘭克林投顧2.72億元、中租投顧0.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