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大廚 聚北京 比家常菜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操控機器人炒菜。 本報北京傳真

首屆中國炒菜機器人大賽近日在北京平谷舉行。來自中國各地共30家企業的機器人大展身手,現場製作了酸辣土豆絲、宮保雞丁等家常菜。

在比賽現場、平谷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一樓展廳,30臺炒菜機器人忙得熱火朝天。設定程式後,一臺機器人自動向炒鍋中添加花生油、切好的土豆絲、辣椒及鹽、醋。3分鐘後,4公斤酸辣土豆絲就出鍋了。不遠處,一臺迷你機器人也在忙碌,它一次只炒一盤,適合家庭使用,炒菜時還會關閉鍋蓋,減少油煙。參賽的也有能製作團餐的巨無霸機器人,一次能炒制250公斤菜餚。

機器人廚師的手藝除了專業評委打分,現場的市民遊客也嚐了嚐。「居然有鍋氣!」一位市民品嚐後頗感驚訝。另一位市民則評價:「比不上好的廚師,但也算不錯了。」

據介紹,比賽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標準菜包挑戰賽,用同樣的食材烹製宮保雞丁、酸辣土豆絲,主要考驗對火候、時間的把握和料包投放比例等基本功。

第二部分是創意菜挑戰賽,須運用平谷大桃、紅薯等本地特色食材,既考驗機器人的高效運作能力,也考察地方食材與現代烹飪技術的巧妙融合。

隨着人工智慧風潮「吹」進餐飲業,傳統大廚面臨不小的挑戰。比賽現場的蔡雪強師傅,曾作爲粵菜廚師在飯店工作20年,如今專職教機器人炒菜。「很多人認爲,機器炒菜會讓菜餚丟掉鍋氣,其實並不是這樣。」蔡雪強介紹,炒菜機器人的溫度能迅速達到260℃,把食材香氣逼出來,還能控制炒制時間,讓葉菜保持青綠。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經銷商工作委員會副會長王軼民說,目前所有炒菜機器人的背後,都有廚師在做菜品研發,將特色菜做標準化處理。「廚師和炒菜機器人,各有各的賽道,不會是誰取代誰的關係,而是共同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他認爲,未來在團餐、中央廚房等企業,炒菜機器人的市場佔有率有望逐步提升,家用全自動炒菜機器人也將走進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