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奧運會”來了!本報記者直擊足球機器人比賽現場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陳子帥】8月13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舉行5V5足球項目預選賽。《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比賽過程中,機器人已經能夠無需藉助人工控制,自主踢完整場比賽。專家認爲,具身智能技術正處在飛速發展階段,機器人能像人類一樣踢球,說明其也將在生產生活場景大展拳腳。
5V5比賽,每支隊伍各有兩名前鋒,兩名後衛和一名守門員機器人。進場時,機器人能夠自主站到自己的站位。
隨着裁判發球,機器人開始搶球、傳球……儘管過程中不時有機器人因爲碰撞而倒下,但大多時候它們都能自己站起來,重返賽場。每當機器人進球,現場都有歡呼。比賽共計40分鐘,上下半場各15分鐘,中場休息10分鐘。
本次機器人比賽的規則說明文件將近70頁。裁判長董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機器人足球的比賽和判罰規則與人類足球接近,但在衝撞等動作的判罰上要比人類足球寬鬆。此外,還有一些針對性的特殊規則,例如一方機器人在踢任意球時,另一方機器人10秒內不得上前拼搶,這是爲了便於機器人執行任意球的AI算法。
而在比賽前夕,各個參賽隊伍都在加緊調試機器和代碼。清華大學“火神隊”的參賽選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參賽的開源機器人由大會統一提供,他們負責爲機器人編寫軟件,這些軟件程序決定了機器人的運動控制能力、視覺能力等。
董浩告訴記者,機器人踢足球,需要它們能夠動態地識別球場上的各種物體和環境,同時快速規劃自己的路徑,與其他機器人隊友協作完成進球目標。“這些能力落到生活和工廠場景,將會幫助人們解決很多事情。”
本次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於8月14日晚在北京開幕,賽事將持續三天,所有賽項都安排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進行。全球五大洲16個國家的280支隊伍,500餘臺機器人,將展開26個賽項538個比賽項目的競技對決,包括足球、田徑、體操等人類運動會的熱門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