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忘了梅西吧,來看看中國人形機器人足球賽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Gizmodo網站巴西版7月6日文章,原題:忘了梅西吧:中國的機器人足球賽有望徹底改變機器人技術 在中國,足球運動有了新的主角:配備人工智能的人形機器人,它們能獨立進行比賽。RoBoLeague機器人足球聯賽的首次亮相,標誌着一項雄心勃勃計劃的開始,該計劃旨在將體育賽事轉變爲先進機器人技術的測試平臺。這些機器人會摔倒、爬起,甚至進球得分,它們的學習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而且可能正在塑造全球技術的未來。
機器人足球聯賽總決賽於今年6月28日在北京落幕。最終,清華大學火神隊以5比3戰勝中國農業大學山海隊,獲得冠軍。進入總決賽的4支隊伍各派出3個機器人上場,運球、傳球、爬起等動作均由機器人內置的人工智能系統實時自行決定,全程沒有遙控操作或人類干預。
儘管這看起來像是一場營銷活動,但這場比賽是真實的,並且是中國戰略計劃的一部分。其理念是將體育作爲試驗場,以打造更智能、更穩定、適應性更強的機器人。據組織者稱,機器人足球聯賽只是一系列以機器人技術爲核心、着眼於未來實際應用的活動的開端,應用範圍涵蓋從工業到老年人護理。其他類似的活動已經開展了:4月,人形機器人完成了半程馬拉松;5月,人形機器人在杭州進行了一場格鬥比賽;8月,北京將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機器人足球聯賽總決賽的視頻顯示,參加比賽的機器人出現了摔倒、碰撞和笨拙的動作。組織者承認,機器人在追蹤快速物體和應對障礙物方面仍有困難。儘管存在不足,但優化的跡象十分明顯:機器人現在可以在遊戲過程中自行制定策略,無需任何外部干預。
在賽場上磕磕絆絆的背後,是一場規模龐大的技術競賽。根據中國電子學會預測,到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700億元人民幣。爲此,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投資初創企業,並出臺公共政策以推動該領域的發展。
也許,中國的機器人仍會摔倒、傳球失誤、相互碰撞,但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在不停學習。隨着這些機器人不斷比賽,算法將得到改進,動作也將變得更加精準,決策也更加明智。對中國來說,機器人足球聯賽遠不只是機器人足球賽——它是中國未來科技的展示窗口。(作者克里斯蒂安·查特萊恩,肖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