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形機器人競賽加速技術進步

參考消息網5月29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28日發表題爲《中國機器人格鬥賽背後的秘密》的文章,編譯如下:

它們會跳舞、會奔跑、會出拳——但它們從不流汗,也不會因爲疼痛而畏縮。

中國的人形機器人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人類競技場,參與現實世界的體育競賽,這些競賽讓它們置身於難以預測的複雜環境中,從而爲它們自身的發展提供了寶貴數據。

25日,全球首項人形機器人格鬥賽事在中國杭州拉開帷幕。四臺宇樹G1機器人戴着頭盔和拳擊手套,快速精準地發起攻擊,它們能熟練完成迴旋踢等動作。

就在一個月前,人形機器人蔘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半程馬拉松賽。

高盛分析師杜茜等人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在硬件和供應鏈領域保持着強勁的領先地位。與此同時,初創企業已開始致力於開發人形機器人的‘大腦’。”

分析師表示,最近見到的人形機器人像人類一樣奔跑和打鬥的場景不僅是精彩的視覺表演,也是爲了收集現實世界的數據,加速機器人敏捷性、協調性和適應性的發展。

高盛的報告還指出,中國企業目前正大力投資數據工廠,以大規模收集真實的機器人交互數據。

美國威拉米特大學經濟學教授樑燕說,參加體育比賽爲機器人公司提供了一個技術測試和驗證的平臺。“公司可以測試機器人的電池更換系統、材料耐磨性,以及在複雜現實場景中的穩定性、耐久性和運行效率。”

以格鬥比賽爲例。爲了獲勝,人形機器人必須用雙手和雙腿精準攻擊對方機器人的頭部和身體——這項挑戰考驗着它們的平衡能力、關節協調性和動力系統。

更多人形機器人體育賽事正在籌備中。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首個爲人形機器人組織的綜合性競技賽事——將於8月在北京舉行。

邁博瑞諮詢公司的高管馬克·納特金說,此類競賽有助於促進開發者之間的競爭,從而加速技術進步。

他說:“舉辦機器人比賽是激發開發者之間建設性競爭的好方法,也能增強民族自豪感。”(編譯/王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