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政大樓改建公辦都更 綠議員將赴監院檢舉違國有財產法

基隆市政大樓改建公辦都更,綠議員將赴監院檢舉違國有財產法。本報資料照片

基隆市政府在中正路舊公車修理場規畫建新市政大樓,將採公辦都更,市府提供土地規畫兩棟大樓,經費由投資人負擔,市府分回一棟做新市政大樓,預計吸投資51億元。民進黨議員鄭文婷今到監察院檢舉市府違反國有財產法,奉送公有地884坪給建商。市府說,相關樓地板權利變換有都更法令規範,怎分配現在言之過早,廉政平臺監督,過程絕對公正公開透明。

鄭文婷說,今天上午9時30分到監察院具狀向監察院檢舉基隆市政府,近期推動的新市政大樓開發案,採取「合建」方式與民間建商合作,表面上以公私合建名義興建辦公大樓,實際上卻涉及公有土地變相流失的疑慮。

鄭文婷指出,依據國有財產法第53條明確規定,「非公用財產類之空屋、空地,並無預定用途,面積未達1650平方公尺者,得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辦理標售;面積在1650平方公尺以上者,不得標售。」換句話說,超過500坪的公有土地依法不能出售。

市府卻以「合建」爲名,實際上讓建商得以取得884坪的公有地,變相規避標售程序,嚴重違背國有財產法第53條的規定。市府不僅未向市民清楚說明權值分配比例與決策依據,也未曾提供完整的法律評估與財務可行性報告。此舉不僅讓公有資產面臨流失風險,更可能使未來市政運作長期受制於民間資本。

基隆市府政風處日前對此案說明,已建立廉政平臺監督「基隆市政府新市政大樓公辦都市更新案」 過程絕對公正公開透明。邀請檢察、廉政、調查、審計部等政府部門,以及臺灣透明組織專家學者等共同參與。已召開兩次聯繫會議,在會議中說明都更案辦理進度,並針對外界質疑「共同負擔比例」及「權利變換與辦公空間分回」等議題,均由主辦單位逐一澄清並研商應對策略。

市府說,目前進度是都更案公開閱覽已經結束,相關樓地板權利變換有都更法令規範,招商文件尚未定稿,預計年底前公告招商。

新市政大樓基地面積1327坪,可開發總樓地板面積約1.8萬坪,土地權屬100%爲基隆市政府所有,預計興建2棟大樓,市府規畫透過公私協力模式公辦都市更新,市府提供土地,興建經費由投資人負擔,市府可分回1棟辦公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