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銀齡力量的雲南方案
優秀退休教師羣體是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富礦”。在《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的引領下,雲南省政府主導,充分調動優秀退休教師繼續投身教育事業的積極性,在省域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有益補充和示範引領作用。
高位部署落地“一盤棋”
在統籌推動上,雲南省重用了高位推動、政策引導和要素保障三個“槓桿”。
首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銀齡計劃的落地實施,明確提出實施省域落地行動,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銀齡教師發展格局。其次,印發《雲南省銀齡教師支持普通高等教育行動實施方案(試行)》等文件,明確目標,即3年內使全省銀齡教師隊伍總量達到6000人左右。通過網絡媒體發佈招募公告,主動對接39所部屬高校,且向18個東部、中部及周邊省份教育行政部門積極宣傳,努力吸引省內外優秀退休教師來雲南支教。同時,加強經費保障,省級財政按照不低於中央層面標準提供銀齡教師專項經費支持,各州(市)、縣(市、區)、學校結合實際,加大資金籌措力度,爲銀齡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增強招募吸引力;加強宣傳引導,對在銀齡教師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銀齡教師的濃厚氛圍。
繪就有效實施“路線圖”
在高等教育領域,瞄準國家戰略、雲南產業急需及重點發展領域,計劃3年招募約1500名省內外高校退休教師和企業、科研院所退休科研人員支教支研,支持有發展潛力、有優勢特色學科的省屬重點高校和新建或急需提升發展水平的高校。
在職業教育領域,聚焦深化產教融合,重點支持具有產業重大需求、需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的職業院校,經過3年左右時間招募約1500名高水平行業特色型高校優秀退休教師和行業企業一線退休的技術技能人才,推動建設100所優質職業學校和100個優質專業。
在基礎教育領域,短期項目是建設基礎教育銀齡教師資源庫,支持各地開展教師培訓、課堂研究、督導評估等工作;長期項目中銀齡教師主要承擔課堂教學任務,通過聽課評課、開設公開課等形式指導青年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服務期限原則上不少於一年。
在民辦教育領域,支持各類民辦學校,特別是急需高素質教師的民辦高校,通過柔性聘用等形式打造“銀齡智庫”,聘用銀齡教師擔任青年教師導師,建設具有民辦教育特色的高質量教師隊伍。
打造近悅遠來“強磁場”
在招募上,突出透明公開。在互聯網平臺公開發布銀齡教師招募需求、招募條件和標準,按照自願報名、資格審覈、簽訂協議等程序,保障招募質量。2024年全省共招募銀齡教師1350人,其中正高級教師671人、副高級教師679人,省外教師488人、省內教師862人。
在使用上,突出因地制宜。嚴格落實省級整體統籌和協調指導,各地各校結合實際,細化制定本地本校具體方案、協議,確保方向正確、突出實效。如昆明市出臺的銀齡名校(園)長五年行動計劃(2024—2028年),就重點挖潛退休校(園)長優質資源,加強校(園)長隊伍建設。
在關懷上,突出真情實意。各地各校將尊老敬老與尊師重教相結合,爲銀齡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特別是在食宿、交通、醫療等方面提供了周到細緻的服務,如文山學院爲銀齡教師提供免費週轉房、免費水電、免費體檢等暖心保障服務。
答好賦能發展“滿意卷”
我們將賦能發展的效能指標,聚焦到三個方面:
一是提升教育教學水平。通過招募引進急需緊缺專業學科銀齡教師,在課程教學、科研指導、團隊建設、專業建設等方面提高受援學校水平,有效緩解師資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總體水平低等問題。
二是支持學校內涵發展。通過強化銀齡教師保障,使銀齡教師安心舒心工作,以“長者”“老者”形象示範、引領、助推學校師德師風建設;針對受援學校在學校管理、專業發展等方面的短板,問診把脈。
三是帶動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提高銀齡教師招募標準,讓高水平銀齡教師優良的師德情操、高超的教學水平、嚴謹的教學風格爲年輕教師提供學習和借鑑的範例,增強學校高水平師資造血能力。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15日 第03版
作者:雲南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