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內部舉報機制,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江德斌

爲動員千萬雙眼睛共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市場監管總局在7月29日的食品安全專題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全國食品安全內部知情人舉報系統”正式上線運行。該系統旨在鼓勵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內部人員及相關知情人舉報違法違規線索,是落實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強化社會共治的重要舉措。

該系統上線運行,標誌着我國食品安全治理邁出了關鍵一步,通過動員企業內部人員舉報,將監管觸角深入食品生產、流通的隱蔽環節,是社會共治理念的生動實踐,也爲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制度支點。

“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食品安全關係着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食品安全問題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和隱蔽性,從農田到餐桌,涉及種植養殖、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多個環節,鏈條長且複雜。傳統監管模式下,監管部門的力量相對有限,難以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的監督。而內部知情人作爲“局內人”,對問題根源、操作流程和證據鏈條最熟悉,發動他們舉證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過去由於缺乏有效的激勵和保護機制,這些內部知情人即便發現了問題,也很可能因爲種種顧慮而選擇沉默。國務院食安委此前發佈的《關於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就旨在充分發揮食品從業人員“內部吹哨人”的作用。此次“全國食品安全內部知情人舉報系統”的上線運行,正是激活“內部吹哨人”機制的關鍵,有助於暢通從業者及關聯人員舉報食品安全違法線索的渠道,並與12315形成聯動,推動構建“全民參與、全程監督”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該舉報系統支持實名與匿名雙軌舉報,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嚴格保護知情人信息,可以有效避免當事人遭到打擊報復。在獎勵方面,堅持物質和精神激勵相結合,對覈實有效的舉報,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將按規定給予獎勵,對報告重大風險隱患等突出問題將予以重獎,讓敢說“不”的人得到實實在在的正向激勵。

當然,系統上線只是起點,要讓該制度真正釋放效能,還需配套措施的持續完善。例如,細化舉報線索的核查反饋機制,避免舉報信息“石沉大海”挫傷舉報人的積極性;通過普法宣傳扭轉“家醜不可外揚”的陳舊觀念,進一步深化“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的行業文化。

食品安全關乎國計民生,激活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內部吹哨人”機制,讓每一位知情人都能成爲食品安全的監督員,是築牢食品安全防線的重要舉措。期待內部知情人舉報系統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匯聚起全社會守護食品安全的強大合力,讓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心,讓“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