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挑戰!新社香菇產量驟減近4成 農會提2解方

根據新社區農會統計,全新社區約有400戶香菇農、1億多個香菇太空包。(李京升攝)

臺中新社盛產香菇是國內最重要的香菇產地,年產2千多公噸,栽培數量全國第一,不過近年極端氣候,使得香菇菌種弱化,香菇產量減少將近4成,讓菇農愈來愈難培育香菇。新社區農會19日表示,將會多方合作研發新型菌種,同時研究打造溫室系統,協助菇農打造適合香菇成長的環境。

根據新社區農會統計,全新社區約有400戶香菇農、1億多個香菇太空包,每年約生產2000多公噸香菇,新社區產量佔全國6成,是臺灣香菇重鎮。

但近年極端氣候影響,讓香菇生長不易,王姓香菇農說,最近幾年天氣很熱時就很熱、很冷時也非常低溫,香菇承受不住極端冷熱,他種香菇已將近30年,這2年明顯產量驟減,大約減4、5成,他香菇園約2分地,就損失近百萬元。

新社區農會總幹事羅文正表示,香菇太空包一年四季都可種植,生長期約4個月,適合生長的溫度約25度,去年9、10月接連遇到颱風,多個颱風侵臺前都非常炎熱,屢破高溫30度以上,不利香菇生長。

羅文正說,農會去年與日本知名香菇產業公司合作,要開發研究耐熱性高的香菇新菌種,約測試1年後,引進臺灣培養種植,同時研究型溫室系統,盼能夠藉此對抗極端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