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 產險農保Q1損失率9成

在極端氣候風險加劇下,農業保險的理賠壓力持續升高。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2至2024年農作物、水產投保、理賠情況

在極端氣候風險加劇下,農業保險的理賠壓力持續升高。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第一季農業保險理賠金額達新臺幣2,400萬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0.5%,但損失率已逼近9成,反映出保費收入難以支應賠償支出。

產險業者指出,以上數據僅涵蓋產險公司承作的農業保單。事實上,由農會自辦的「釋迦收入保險」受去年臺風連續侵襲影響,已於今年第一季啓動理賠,初估金額高達3.7億元,進一步突顯農業災損對財務穩定的衝擊。

依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農業保險的損失率長期偏高。2023年全年農作物保險理賠金額接近6,000萬元,損失率達89%;2024年更攀升至1.37億元,損失率飆升至185%,創近五年新高。水旱災害、病蟲害與劇烈溫差等氣候異常事件,已成爲農漁民經營的重要風險來源。

產險業者分析,農民的投保意願往往受到前一年度天災與理賠經驗影響。若前一年理賠金額高,隔年投保件數便會增加,導致市場規模波動不大,多集中於特定地區與作物。整體而言,農業保險的損失率仍呈逐年升高趨勢。

第一季非農險投保旺季,實際簽單保費主要來自富邦產險與明臺產險兩家公司。富邦產險說明,今年農民對梨樹與水產保險的投保需求較高,尤其是颱風與寒害風險突出的地區。以2025年2月寒流爲例,梨與水產保單合計理賠金額已達74萬元。該公司也強調,將持續檢討商品設計,以因應極端氣候頻率升高的挑戰。

儘管農業保險損失率居高不下,業者仍積極推動新商品上市。明臺產險近期推出「釋迦保險」,臺灣產物也規劃於第三季推出「小麥保險」,藉由強化產品多樣性與政府補助誘因,吸引更多農民投保。

整體而言,農業保險市場雖然保費規模尚未大幅成長,但理賠金額與損失率持續攀升,突顯目前保單定價與風險評估機制仍有優化空間,亦爲保險業與政策端未來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