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查量增!議員憂萊豬若讓步稽查人力恐不足 北市衛生局:滾動調整

食安意識日漸提升,專案稽查量能逐年增加,北市衛生局稽查人力目前仍有缺額,議員憂心,臺美關稅談判食安若有讓步,美豬萊克多巴胺稽查量能恐會增加。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食安意識日漸提升,專案稽查量能逐年增加,但北市衛生局稽查人力目前仍有缺額。議員憂心,臺美關稅談判若在食安上有讓步,美豬萊克多巴胺稽查量能恐將增加,若標示不清,恐耗費更多人力,呼籲衛生局儘快補齊稽查量能。衛生局表示,目前人力尚可應付,會依不同狀況調配,並加強前端輔導。

衛生局今天赴議會進行工作報告,局長黃建華指出,上半年食品業者衛生稽查1萬2553家次、食品標示稽查3萬4940件、食品抽驗2560件;藥品與醫療器材包裝標示3031件、藥品、醫療器材及膠囊錠狀產品品質抽驗113件;化妝品標示5062件、品質抽驗56件,並由食品安全委員會定期追蹤管考列管事項。

不過,衛生局稽查人力目前仍有缺額,總員額84位、實際到聘78位。議員柳採葳指出,篩檢與稽查人力長期不足,食安例行及專案稽查量能只會愈來愈高,加上臺美關稅談判若在萊豬政策上讓步,恐進一步增加稽查負擔,呼籲市府應儘早準備,若人力招募不滿,應與中央協調,展現北市在處置上的態度與因應作法。

黃建華坦言,不同案件稽查人力會有不同變動,目前雖未補滿,稽查科同仁仍有一定加班時數,整體可維持穩定運作,但食安事件具突發性,若遇重大案件又適逢假日,人力就會顯得吃緊。若現場標示不清或違反規定,稽查人員可當場處置或要求下架,但若需現場檢驗,時間與人力需求都會增加。

稽查科長李慧芝也表示,會依案件急迫性調配人力,若具即時性,將派遣大量人力投入,如近期的大腸桿菌案、寶林茶室事件及蘇丹紅案等。至於萊豬政策稽查,目前豬肉已納入例行稽查項目,仍須視中央政策走向調整;若標示不清,自然需花更多心力辨識,特別是小店多爲散裝,較難有完整標示,就需花較多時間查證來源,標示越清楚,稽查時間就能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