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億減免”之後,拼多多還將再投千億扶持中小商家?

最近,有媒體消息稱,拼多多平臺將再投入千億人民幣助力中小商家高質量轉型,構建商家、用戶、平臺共贏的電商生態。

這也是繼“百億減免”“新質商家百億扶持計劃”之後,拼多多推出的又一重磅惠商舉措。今年3月初,拼多多“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商保會”)也動作頻頻,召開了成立以來的首場商家座談會,並就商家權益保護向現場數十位商家代表廣泛徵求了意見。

在此前的2024年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表示,“我們長期堅持的高質量發展戰略正在進入收穫期,平臺及產業生態的效用不斷釋放,持續爲供需兩側帶來普惠,這更加堅定了我們投入生態建設的決心。”

對此,拼多多方面迴應澎湃新聞記者,“相關事宜公司正在研究,有信息會第一時間對外公佈”。

惠商新政密集出臺

媒體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此次拼多多助力中小商家高質量轉型,投入資源或超千億人民幣,規模之大,力度之強,遠超過往。

實際上,這並非拼多多首次大力扶持中小商家。去年下半年以來,平臺就密集出臺了“百億減免”“電商西進”“新質商家百億扶持計劃”等一攬子政策。

去年8月,拼多多發佈“百億減免”計劃,表示未來一年將爲優質商家減免100億元交易手續費。隨後,“百億減免”政策持續加碼,先後推出推廣費可退權益、店鋪保證金下調等舉措,並全力推動“電商西進”,免除商家西部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助力商家持續提質增效。

9月,拼多多宣佈啓動“新質商家百億扶持計劃”,將在未來一年內投入百億資源包,深入100個優質農產區及產業帶,優選具備產品、技術創新能力的商家,並利用平臺的數字化能力,提供從產品、運營、營銷到供應鏈的全方位支持。

今年1月,拼多多還持續加碼商家權益,宣佈成立“商保會”,並由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統籌各團隊,全面優化商家經營體驗,完善平臺生態建設。“商保會”成立後,拼多多還先後推出了“異常訂單預警”“低價風險預警”等新措施,並就提升商家“淨成交”推出升級版服務。

爲推動新質供給持續上行,拼多多還進行了流量傾斜。去年以來,“百億補貼”頻道相繼推出“百億消費券”“超級加倍補”等新玩法,並對新質商品進行超額補貼。

從營銷、產品到費用減免,拼多多對新質商家的全方位投入也體現在財報上。

數據顯示,2024年Q4拼多多營銷費用同比增長18%至314億元,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2%至38億元。放到全年來看,“百億減免”爲超千萬商家實現提質增效,僅“推廣服務費退返”一項每年就爲商家節省數十億元。

拼多多高質量發展背後的邏輯

從行業發展來看,電商行業已從增量競爭轉爲存量競爭。圍繞平臺運營、商家經營、產業轉型、物流升級,各大平臺已進入“精耕細作”的博弈階段。

以商家經營爲例,近兩年不少平臺均將重心放在了中小商家上,通過扶持中小商家形成特色供給。比如淘系,有媒體爆出在今年春節的高管會議上,阿里明確表示重點扶持有一定資金和團隊的優質品牌和商家,尤其是中小商家。京東則通過扶持舉措升級,鼓勵中小商家0元開店等。

相比之下,拼多多通過“減免、扶持、治理”的組合拳,爲中小商家進行產品、技術創新留出空間,助推新質供給涌現,從而實現商家、消費者、產業及平臺多方共贏。

在廣西融安,脆蜜金桔商家肖友菊受惠於拼多多諸多新政,每月變相增收數萬元,當地金桔新品種脆蜜金桔也入選拼多多年貨節,併成爲暢銷年貨。在寧夏銀川,地方老字號金河乳業借拼多多新質供給成功走向全國,年銷售額突破1500萬元。

拼多多的新質供給,也幫助外貿工廠成功打開國內市場。在遼寧大連,海鮮商家趙鵬的父親此前做了三十年的外貿加工廠,隨後趙鵬借拼多多開發出適合國人的金槍魚罐頭,成功幫代工廠打開國內市場。在廣東惠東縣,當地生產的高跟鞋曾遠銷海外。拼多多商家傅秋通過改良供應鏈,使當地生產的勃肯鞋走紅國內,加毛勃肯鞋的年銷量突破3萬雙。

在消費端,拼多多的新質供給也進一步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數據顯示,2024年雙十一期間,平臺“超級加倍補”活動助力新質供給直連全國市場,僅前兩輪訂單量就突破6100萬單。拼多多發佈的《2025年夜飯報告》也顯示,西部地區的水餃、海鮮等訂單翻倍增長,而甘肅、寧夏等地的牛羊肉、酸奶糕也加速東出,豐富了消費者的年夜飯餐桌。

隨着拼多多新政策效果持續釋放,產業帶也很快受惠。在今年3月舉辦的“商保會”首場商家座談會上,一位百貨類目的商家就表示,拼多多“低價風險預警”功能上線後,大家不再只盯着價格,更關注產品質量,“這也讓產業帶避開了同質化競爭,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稱“高質量發展戰略正在進入收穫期,更堅定了我們投入生態建設的決心”。

不難看出,這既是對拼多多高質量發展投入的肯定,可能也暗示了平臺將持續投入加碼生態建設。

千億資源可能會往哪兒投?

結合前期政策成效、高管發言,不難推斷此次拼多多再投千億,重點扶持對象將從中腰部商家擴散至小微商家。

以製造業爲例,中國有300多個產業帶,超600萬家製造型企業,其中多數以家庭式小作坊運轉,資金、技術能力一般,處在產業生態鏈的底端。但因爲數量巨大,極易通過數字化改造成爲新質供給的“螞蟻雄兵”。

農業、農產品作爲基本盤,也是拼多多長期押注的賽道。除了推動優質農產品持續上行,拼多多也以大手筆的投入,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目前,拼多多長期投入的“多多農研大賽”“全球農創客大賽”“科技小院”“農研基金”等項目,已陸續結出果實。

今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特色農產品種養,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集羣,農業的重要性被推到了新高度。有理由相信,拼多多對農業的投入只增不減。

近兩年,全社會掀起了家電、手機等產品的換新消費熱潮,包括拼多多,阿里、京東、抖音在內的電商平臺也紛紛跟進。以拼多多爲例,去年“百億補貼”頻道首創的“超級加倍補”“百億消費券”等活動,持續推動換新消費,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多元需求,也以需求帶動新質供給涌現,公牛插座、小熊電器養生壺等新質產品成爲大促暢銷品。

在促消費上,今年拼多多的投入同樣值得期待。

就在“拼多多投入千億扶持商家”的消息傳出前,商務部剛剛公佈了加強內外貿一體化的支持政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政策,目的是幫助企業實現在國內外市場順暢切換、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近兩個月來,美國連續上調中國商品的關稅,壓縮了外貿商家的利潤和生存空間,其中不少是實力一般的中小型民企。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經營主體突破60萬家,其中民營企業高達55.6萬家。

結合拼多多國內的平臺政策——補貼商家推動商品銷售,業內人士分析拼多多或將通過補貼跨境商家的方式,將額外的關稅成本轉嫁到平臺,最終推動“中國製造”積極出海,實現跨境商家、海外客戶、平臺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