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堅定重塑電商生態,再“砸”千億扶持商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佳穎 上海報道
3月20日,拼多多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拼多多2024年營收爲393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476億元增長59%。歸屬於拼多多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1124億元,同比增長87%。
從單季度看,拼多多增速放緩。
平臺有無誠意,全看取捨與進退。在現階段,要爲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產品也要與商家共同做增長,拼多多主動選擇“退”:真金白銀的激勵和補貼,拼多多已預料到短期會承受營收壓力。
業績會上,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CEO陳磊迴應稱,收入放緩,源於大量針對生態系統的投資,影響了短期財務狀況,包括100億元的費用減免計劃、偏遠地區物流支持等。
就在財報發佈後近一週時間內,拼多多更再度傳出將再投千億扶持商家?該消息近期在業內引發熱議。知情人士透露,這千億資源將主要用於幫助中小商家高質量轉型升級,構建商家、用戶、平臺多方共贏的電商生態。對此,拼多多方面迴應稱,相關事宜公司正在研究,有信息會第一時間對外公佈。
“百億減免”“電商西進”“新質商家扶持計劃”……盤點這些已經落定的高質量戰略佈局,或可窺探拼多多接下來千億扶持的主要方向。
其中,拼多多通過“新質供給”重塑產業鏈、扶持新質商家,爲電商行業轉型升級探索出新路徑。“目前,我們長期堅持的高質量發展戰略正在進入收穫期,平臺及產業生態的效用不斷釋放,持續爲供需兩側帶來普惠,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們投入生態建設的決心。”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表示。
“新質供給”:破解同質化困局
中國製造業長期面臨“規模大但創新弱”的痛點,拼多多提出的“新質供給”戰略,正是從供給側切入,通過數字化能力賦能傳統產業,推動產品創新與供應鏈升級。
2024年,拼多多的“新質商家扶持計劃”深入全國30餘個農牧產區和產業集羣,覆蓋六安婚紗、惠東女鞋、內蒙古酸奶糕、廣西脆蜜金桔等特色產業帶。
物美價廉,“物美”走在前面。在中國服裝產業帶的版圖上,安徽六安市丁集鎮正書寫着自己獨有的風采。這個曾因勞動力外流而沉寂的小鎮,如今依託電商平臺,崛起爲年產值24億元的婚紗禮服重鎮。2020年以來,隨着婚紗行業入局者激增,價格戰與70%高退貨率倒逼產業升級。查蘭如是從傳統電商轉至拼多多的商家之一,他將敬酒服面料成本提升60%,售價從150元升至200元,退貨率下降20%。這種“以質換量”策略在拼多多驗證可行後,迅速成爲行業共識。
不僅是由“量”到“質”的蝶變,拼多多還爲更多的傳統產業帶來了新機遇。惠東作爲“中國女鞋之都”,擁有40年製鞋歷史,曾以高跟鞋等傳統女鞋爲主要產品。受到當下女性更傾向舒適鞋的消費趨勢轉變和疫情衝擊,2020年前後產業面臨嚴重危機,部分鞋廠瀕臨倒閉。
轉機發生在2022年下半年,惠東鞋廠開始承接拼多多平臺勃肯鞋訂單,這款曾被行業視爲"醜鞋"的產品意外爆紅,帶動產業復甦。拼多多深化"電商+產業帶"融合,藉助平臺數據反哺研發,持續追蹤消費趨勢,開發細分產品,比如7釐米厚底勃肯鞋以滿足小個子女性需求。
無獨有偶的是,錯失電商轉型機會的金河乳業,在拼多多直播間裡找到品牌第二春。這家寧夏老字號乳企雖有天然牧場資源的依託,但長期受限於物流成本高、全國品牌認知不足,近年來利潤持續縮窄。更是在與蒙牛、伊利等巨頭企業的競爭中日漸乏力,電商轉型遲緩致其失去了攻入全國市場的最佳時機。
直至2020年,這家企業憑藉拼多多看到了希望。金河乳業在拼多多開設品牌直播間,通過“雲端牧場”直播直接與消費者互動,瞄準年輕消費羣體,推出主打健康低脂的脫脂牛奶、250ml小包裝及國潮設計限定款,這些產品復購率達42%,成爲拼多多細分品類榜單上的第一名。這讓金河乳業在北上廣的年輕白領羣體中形成了口碑效應。
電商平臺託舉:讓利商家與消費者
金河乳業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物流成本,好在去年拼多多大力推進的“電商西進”政策,補貼中轉倉費用。政策出臺後,發往西藏等地訂單的物流成本從四十多元降至四到五元,降幅超90%,這無疑爲品牌打開了嶄新的西部市場。
去年9月,拼多多“百億減免”計劃宣佈,全額承擔商家發往西藏、甘肅、青海、寧夏等偏遠地區的物流中轉費。這意味着,拼多多在首創中轉包郵模式的基礎上,又免除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
同樣的,甘肅天水商家張鵬飛的拼多多店鋪,在過去一年,銷售範圍拓展至東三省及青海、內蒙古等偏遠地區。“平臺承擔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後,我們不用支付超額快遞費用,就能把水果賣到更多地區,生意越來越好。”張鵬飛表示,在平臺助力下,天水花牛也不愁賣了,“今年銷量能比去年增長一倍多”。
另一方面,創新產品研發和提高產品質量,也都離不開成本投入。如何讓商家不被高成本嚇退而專心實現“新質供給”,其背後離不開拼多多一系列惠商政策託舉。
去年8月上旬,拼多多推出“推廣服務費退返權益”,消費者在發貨前進行全額退款的訂單,平臺會自動返還商家推廣軟件服務費對應金額的推廣紅包,且無需商家發起申訴。隔月,拼多多宣佈商家店鋪的基礎保證金將從1000元下調至500元,新入駐的個人店鋪、企業店鋪初始化保證金也將下調至500元。目前,首批享受該政策的商家已覆蓋近70個類目,部分商家完成了提現。據估計,數百萬商家因此受益,尤其是多店鋪經營的商家,經營成本將顯著降低。
這一攬子政策爲商戶提供了低成本的創業模式:免除年費、千元保證金即可開店,較傳統平臺節省了大量固定成本。
廣西商家肖友菊從傳統金桔代辦轉型電商,2020年開設拼多多店鋪後,日銷量增長至2023年的上萬單。脆蜜金桔通過拼多多打開全國市場,其售價爲普通金桔的5倍,但憑藉平臺精準觸達目標消費者,銷量持續攀升。拼多多“百億減免”政策降低商家保證金及服務費,爲肖友菊等節省了數十萬元成本,促使其投資包裝、物流升級,反哺金桔品質提升:他們通過獨立包裝、順豐物流縮短配送時效,降低了運輸損耗,提高了消費者購物體驗。
拼多多讓利商家,在產業鏈傳遞下,實際也是讓利消費者。隨着拼多多“百億減免”“電商西進”“新質商家扶持計劃”等多項政策相繼落地,惠東鞋廠的商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原本在其他平臺賣150多的鞋子,在節省了大部分營銷成本後,在拼多多隻需賣90多元……在百億補貼等資源的扶持下,自然流量可觀,營銷成本降低,降低的成本便是我們重要的競爭力。”
商家權益保護:真金白銀在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拼多多還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推出異常訂單預警、優化僅退款等舉措,構建多方共贏的電商生態。
拼多多“商保會”針對上述舉措還向平臺商家發放了數萬份線上問卷。調研結果顯示,73%的商家認爲平臺優化“僅退款”的措施“十分有用”,82%的商家認爲平臺提升商家權益保障方面的舉措“比較有用”,超六成的商家表示促進商家淨成交新舉措“十分有用”。
趙佳臻在商家座談會上表示,“2025年,平臺將對高質量發展戰略進行全方位升級,商家及產業的健康發展將成爲下階段的工作重心,我們將積極履行平臺主體責任,在持續維護消費權益的同時,不斷加強商家權益保護,全力構建商家、消費者以及社會多方共贏的電商生態,持續推動平臺及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拼多多2025年至今已召開多場座談會,向各類目商家代表、行業專家代表廣泛徵求意見,新一輪惠商舉措預計很快就將官宣。更進一步地,有消息傳出拼多多將再投千億扶持商家,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千億資源將主要用於幫助中小商家高質量轉型升級,構建商家、用戶、平臺多方共贏的電商生態。對此,拼多多方面迴應稱,相關事宜公司正在研究,有信息會第一時間對外公佈。
雖然千億補貼仍在研究當中,對商家端的“百億減免”已經在日常經營中切實地給商家們提供了更多“彈藥”。“平臺全面放開商家售後申訴權限後,每月預計可增收數萬元。”肖友菊留意到了平臺支持商家進行售後申訴,她估算後表示,“拼多多的這些新政策,就像一劑強心針,讓商家更有動力加大對倉庫、冷鏈的投入,賣出更多的脆蜜金桔。”以技術與生態賦能中的售後權益保障爲例,過去一年,拼多多取消商家售後申訴次數限制,惡意訂單申訴成功率提升50%。
現在,肖友菊團隊規模擴至40餘人,帶動當地網店突破2.3萬家,線上交易額達21億元。脆蜜金桔爆火前,因掛果率低、種植成本高,果農每畝收入僅數千元。而據中國社科院大學發佈的《電商生態高質量發展與就業促進研究報告》顯示,拼多多平臺商家數量已達1420萬家,在國內累計激發就業崗位達到5532.1萬個,累計帶動逾3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助力超2000萬農業生產者參與到數字經濟當中。
不過,“過去幾個季度,我們在生態建設上的堅定投入,幫助平臺更好地應對了消費變化、產業轉型以及行業競爭,引領電商行業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嶄新階段。”陳磊進一步表示,2025年,我們將以“釘釘子精神”繼續踐行高質量發展戰略,發揮平臺的數字化優勢,擴大“新質供給”的上行規模,持續普惠廣大消費者的美好生活,全力構建用戶、商家及平臺的共贏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