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迴歸美國製造「最大難題曝光」 分析師:根本行不通

▲在這場美中貿易戰之中,蘋果與iPhone成爲最受關注的話題。(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川普政府對中國實施一系列關稅,讓外界預期蘋果(Apple)可能不得不「首度」在美國生產iPhone。但《美聯社》指出,蘋果20多年前開始在中國打造的複雜供應鏈,以及現實層面的價格與銷售問題,都是迴歸美國製造的關鍵難題。

報導指出,自從18年前第一款iPhone上市以來,蘋果大部分iPhone都在中國生產,儘管美國對中國稅率已經提高到145%,仍不太可能改變這種情況。

阻礙蘋果把生產轉回國內的因素,包括該公司1990年代起,在中國打造的複雜供應鏈。在美國建立新工廠,不僅將耗時數年、耗資數十億美元,這些成本還可能導致iPhone價格推高至3倍,威脅主打商品的銷售。

▲蘋果尚未針對關稅問題發表評論。圖爲執行長庫克。(圖/路透)

韋德布希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斷言,「在美國生產iPhone的想法根本行不通」,這也反映了投資界的普遍觀點。

艾夫斯估計,如果iPhone產地從中國或印度移回美國,價格可能從現在的1000美元(約新臺幣3.2萬元)左右,飆升至3000美元(約新臺幣9.7萬元)以上。如果要把生產移回國內,最快也要到2028年纔會完成,「價格變動將劇烈到難以想像。」

蘋果迄今尚未評論關稅帶來的影響,但首席執行長庫克(Tim Cook)可能在5月1日法說會上談到相關話題。自從川普政府2日宣佈對等關稅以來,蘋果股價暴跌15%,市值縮水5000億美元。

川普11日已經宣佈,電腦、半導體、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得以豁免對等關稅。但外界認爲,美國之後仍可能對電子產品徵收新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