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首部曲》升勢橫掃 防資金挪移潮 暫避高美元資產及高外銷比重個股
法人指出,此波貨幣升值潮不是隻有臺灣,自川普勝選以來日圓升值幅度更勝新臺幣,因此對出口競爭力打擊有限,更重要的是,新臺幣升值至少讓資金會停泊在臺灣,並將改變選股邏輯,扭轉先前一段時間臺灣只有出口導向股票會漲,未來走向比較均衡的可能,也提供臺灣高利潤率、高市佔率公司向海外擴張的機會。
熱錢大浪來襲,新臺幣延續急升走勢,中央銀行總裁彭金龍親上火線穩定信心,各產業及投資人在關稅戰風波未平情況下,又面臨貨幣戰考驗,如何因應成市場關注焦點。
玉山投顧研究部資深協理湯麒國表示,當新臺幣升值時,出口導向的產業影響將較大,例如科技製造業,由於收美元,換算成新臺幣將造成營收與毛利下滑,且當持有美元淨部位時,也會有匯損產生,進一步影響到獲利。
對於金融壽險股而言,鉅額海外資產恐再出現匯兌損失,但對於進口相關產業而言,由於進口原料成本下降,如石化、食品等則因此受惠,另外資金流入,如資產、觀光也因新臺幣升值而受惠。
長期投資角度分析,湯麒國認爲,匯率波動造成股價下跌,可逢低承接相關市值型ETF,逢低向下佈局,當不利因素消除時,拉長時間來看將有不錯報酬率。
凱基投顧點出,新臺幣升值對電子硬體供應鏈爲負向影響,尤其將反應在第二季財報上,成爲近期獲利最大不確定因素。若2024年匯兌收益於第二季轉認列匯損,將影響品牌廠獲利1~2%、ODM廠13%、零組件廠18%。
不過,匯率波動影響所造成的匯兌損益主要仍非實質營運影響,且根據過去經驗來看皆屬中性影響,對於衝擊獲利以短暫影響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