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到宅牙醫2個月限1次擬增1次緊急處理、增健保點數給付
到宅牙醫2個月限1次擬增1次緊急處理、增健保點數給付。記者遊明煌/攝影
聯合報今天專題報導「到宅牙醫」計劃推動14年,目前全臺僅163位符合資格牙醫實際執行治療,不到總數1%,基層醫盼增健保點數、取消看診限制等。據指出,日前健保署、牙醫師公會全聯會與多名醫師開會,研議每2個月去一次的健保點數給付的費用擬增加,且2個月限一次的服務也會增一次緊急處理。
專題報導指出,有患者苦等半年以上,也有醫師個案數不多,分配不均。基層醫師還反映,「治療不夠即時、限制過多」,盼能擴大適用對象、減化申請程序,才能惠及更多人。
報導並說,對於牙醫師盼放寬到宅牙醫診療次數,牙醫師公會全聯會預計年底前向健保署提案,包括放寬現行2個月一次規定,及健保點數如何給付、處置項目等。
恩主公醫院牙科部主任範綱信醫師說,日前曾開會,基層醫師反映相關問題,精進到宅牙醫計劃。據指出,全聯會跟健保署對於明年度的到宅牙醫服務,會把2個月去一次的居家牙醫服務的費用增加,還會再增加2個月中間的一次到宅牙醫緊急處理,費用大約是正常的六成費用;另外如果有做比較複雜的拔牙的部分,會把拔牙的處置選項單獨出來,再多增加費用,因爲拔牙的風險更高,所以會再累加上去
範綱信說,居家牙醫目前人力不足狀況要正視,居家牙醫服務的部分如果需要增加人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口衛師能夠加入,這樣就可以解決牙醫師缺少人力無法服務的困境。
範綱信表示,會建議教育部,讓各個大學的牙醫學系都將特殊需求者口腔醫學科納入必修,目前只有兩家牙醫院所是必修,另外的六家是隻有選修,因爲特殊需求者口腔醫學科也就是專門身心障礙病患以及到宅牙醫服務的專科,在112年已經成爲牙醫部定專科,但教育的部分並沒有將這門學科納入國家考試的題目中,所以很多學生對於這門課興趣缺缺,但這又是未來牙科必須要必備的專業技能之一。
範綱信說,鼓勵年輕人加入的方式就是多增加誘因,並且導入國家考試,這樣他們纔會正視這個問題。